【摘 要】“多媒體教學”成了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一大熱門,也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它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這方面的不足,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為小學語文教學開辟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 教學手段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通俗地說就是要把信息技術融合到課程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學生。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其科學性、先進性、生動性、直觀性等特點,為語文教學送來了一股新鮮、靈動的風。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環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漢語的語言的魅力。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這方面的不足,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為小學語文教學開辟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是一個組織者、促進者、網上資源的供應者、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在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時,要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實踐材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覺參與探索過程。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導入新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創設教學情景絕對是多媒體的拿手好戲。運用它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激活學生與學習對象相關擁有認識,幫助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 我在教學《果園機器人》 一課中,把機器人的出現和發展經過做成課件,將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羅列出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了學生討論發言的積極性,給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創造了條件,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達到了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目的。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講授新課,有利于教師在突破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在獲取新知識方面,收效更明顯
(一)在語文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感悟,這在傳統教育教學中很難做到。但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豐富多彩的直觀內容的展示下,把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迅速感知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出一種輕松易懂的教學情境,這對于教學中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獲取新知識有獨特功效。
(二)在語文教學中,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結構與多媒體運用的學習環境有機結合,同時允許學生參與,效果更為明顯。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復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語文教學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好動的天性下,更難達到復習預期的目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復習太單調、太呆板,教師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再加原本練習冊或一份試卷,造成學生在教師的“高壓”下機械地復習,從而淡化了學習興趣。而利用多媒體課件交互性強的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復習知識點設置生動、形式多樣的題目,采用活潑討論、搶答、自測、競賽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鼓勵思考勇于探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主動地活動,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便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達到復習的目的,而不會造成“越復習,學生越什么都不知道”的局面。
四、巧妙運多媒體輔助教學設置情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我校教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為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注重以讀為本,充分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在學生腦海中再現出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學生從內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后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學到的網絡文化知識,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借助網絡計算機技術有效地收集相關信息和處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組織、學會協作、學會思考、學會交流、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不斷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養。
五、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啟迪學生創新思維,自主探究
實施創新教育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若能緊扣課文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比如我在教學《曹沖稱象》時,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曹沖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的過程,使學生由衷地感受到曹沖的聰明,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索精神。
多媒體技術進入語文教學領域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使語文教學邁向了一個新紀元。但是,無論多媒體多先進,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就有可能弄巧成拙成為扼殺學生思維能力的工具。如果忽略了教學目的,或把它擺在次要地位,而單純發展教學手段,那么手段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幾個方面:
1. 要正確處理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的關系
在處理目標和手段的關系上,我認為始終要把目的放在首要位置上,讓多媒體手段為教學目的服務。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開放的視野。應該看到,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課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運用多媒體的方法,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從而達到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必須始終圍繞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我在剛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語文教時因使用多媒體技術不恰當,雖然花了許多工夫,但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多媒體手段有多種,有動畫,有聲音,可以運用影像,也可以運用模擬,在一堂具體的課程中,應該運用哪種手段,哪些手段多些,哪些手段少些,哪些手段先用,哪些手段后用,都要根據內容的需要,以服務教學目標為標準。
2. 要正確處理教師講解與多媒體演示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必須把多媒體教學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讓機器為人服務。在教學過程中之所以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通過教學活動,教師不僅可以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會通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個作用是計算機及其多媒體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時,不能忘記自己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課程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3. 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諸要素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含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處理好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不能簡單地代替知識的傳授,仍然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
多媒體運用得當可以使語文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使用不當會事與愿違。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在運用時把握好尺度,找準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的最佳切入點,協調好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的運用,巧妙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