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的體育教育,不能僅局限在純競技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身心得以長久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在強手如林的競技場上取得勝利。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策略
當代的體育教育,不能僅局限在純競技的教學模式。我們知道,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自己,必須從這種觀念中走出來,做到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讓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同時,也發(fā)展了體育技能。好的教學策略不但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提高教學效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個人教學與集體教學的統(tǒng)一
我們知道,體育運動講究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精神,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一直強調這兩方面的內容。此外,教師應該重視每個學生體育競技知識的掌控。特別是對一些天生體育比較好的學生,要培養(yǎng)他們自我意識的創(chuàng)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進而使體育教學更加的豐富。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既要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精神,也要注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從多方位入手讓學生在集體中發(fā)揮出自己的積極主動性,發(fā)揚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
例如,體育教師在學生的體育考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水平的高低,分層建立相關的競技標準。這樣不僅使高層次的學生擁有個人榮譽感,學習激情大增,還可以使低層次的學生不斷進取,以達到競技之前設定的目標,在努力學習中縮短與他人的距離。同時我要強調的是,對低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經常進行心理溝通,鼓勵他們不斷進取。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他們遇挫帶來的一蹶不振。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要挖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像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在比賽中意識到缺乏團隊合作,僅靠個人力量無法取得比賽的成功。此外,在集體比賽中,體育老師應從教練角色出發(fā),讓學生清楚自己在比賽中的所處的位置和承擔的角色,以及應該使用怎樣的戰(zhàn)術可使比賽取得勝利,真正做到顧大我忘小我。可以說,取得比賽勝利的團體是一個優(yōu)秀的團體,因為他們懂得怎樣發(fā)揮集體意識和個人意識,使之調配最佳。體育是集體的,同時也是個人的。集體講究合作共贏,個人則講究追求至善盡美。賽場是一個大的舞臺,需要五彩紛呈的點綴。想以智取勝就必須懂得施展智略的計策和方法。集體精神和團隊合作是息息相關的,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必須全面發(fā)展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
二、體育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結合體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學生的個人才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要始終本著競技精神和智慧精髓雙管齊下策略。我們知道,每個體育項目都是依靠一定的競技戰(zhàn)術來運行的。尤其是在現(xiàn)在的體育競技中,相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只能通過競技戰(zhàn)術來一決高下,這樣的情況在奧運會等實際體育比賽中比比皆是。此外,教師在自己重視戰(zhàn)術的同時,還要督促學生也重視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具體的體育鍛煉中進行有效地運用。
三、采取循序漸進式教學
從教學策略上講,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中組織循序漸進式的教學策略,以循序漸進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相關的技能的掌握。因為,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會察覺到,一些學生對一些連貫的動作技巧,很難一次就記住或者掌握所有的動作,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時常會對許多動作技巧掌握不住,出現(xiàn)動作不到位等現(xiàn)象,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技能,也影響了學生天賦的施展。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分段式教學,指導學生完成對體育知識的充分掌握。所謂分段教學法,就是把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分成若干段落,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分層次、逐一強調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這些段落的學習,確保學生處在一種學習內容經常變化,但是實質上沒變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最后再加強對學生反復練習的一個完整過程。例如在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一式一式地分段教授學生,而不是籠統(tǒng)的一次性打到底,讓學生進行學習。
分階段教學的采用,可以在依據動作的結構、難易程度而采取,可以使復雜的體育動作簡單化,真正達到了化繁為簡的效果。同時使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了興趣和學習信心進而取得不斷進步。分段式教授法的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并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凝聽快樂的旋律。此外,分段式教育還可以讓學生消除疲勞,緩解心理壓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枯燥乏味的說教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但是,這種方法的運用也要適可而止,如果分段太多,可能讓學生覺得動作過于復雜,從而產生抵觸和厭惡情緒。尤其在田徑項目的教學中,我們知道,田徑運動動作比較單調。若平時練習比較多,單調動作的長久重復會使學生產生乏味之感,這將會降低體育的教學質量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當前初中體育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和合作的教學過程。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情況,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最佳狀態(tài)。進而選擇相關教學策略,在實際中創(chuàng)造實踐。
參考文獻:
[1]曾令格,禹明. 中小學體育(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設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張世富.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3]王玉富,趙紫衡. 體育與健康. 黃河水利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