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愉快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沉醉在語文的學習當中,讓學生投入到語文的探索和創造活動當中,從而使得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 愉快教學 主動性 興趣
高中生的作業負擔很大,學習的內容難度比較大,經常忽略語文的學習,所以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主動參與到語文的學習當中,應付語文的考試。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當中運用愉快教學的方式,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動力。
1. 平等看待學生
教師要消除等級觀念,當前高中的學習主要是以升學為主要目的,學生的成績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老師偏愛學習成績好的 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夠關心,這樣的觀念會讓學生產生心理方面的障礙,阻礙了語文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學生要能夠公平、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當中學習。教師只要進入課堂教學當中,就要把與教學無關的情緒拋棄掉,無論是遇到過了什么情況,進入課堂教學當中就要提起精神,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語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高中生已經能夠做到獨立思考,所以態度和藹、語氣溫和的教師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強,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要給學生鼓勵,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營造一個溫馨的教學氛圍。
2. 改進教學方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可以補充大量的教學信息,可以很好地營造教學情境。如果學生不能想象語文課文當中所描繪的景色,在腦海當中不能夠呈現景色,缺乏直觀的感知,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把一些圖片或者是影像資料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增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多媒體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的教學理念對語文教師的角色又有了新的定位——導演。這個概念不需解解,我們很熟悉。作為導演,那么這堂課都靠你編排,但不是靠你表演,不是獨角戲,而是要精心安排好一場戲。要當好導演可難了,先說老師是“主導者”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后者教師是“主持人”,主持人主要是靠隨機應變的能力,可導演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那老師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更主要的是要如何把這些內容講好,講得學生聽懂記牢,這也就是怎么教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大問題,我在這里只來談談“導演”,先要指導演員表演,要做示范動作,老師就要把內容講活,配合滑稽動作,讓學生笑,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記憶猶新,記牢,實現教學目標。
要發揮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高中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有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查閱資料等獲取知識,嘗到成功的果實。在每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都要預習課文的內容,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把學生分組,讓學生自己探索,包括課文當中的詞語的含義和用法,讓學生通讀全文,找出課文的主旨。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再進行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與學生還可以調換角色,讓學生上講臺講課,這樣的方式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文言文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輪流講課,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 分層制定目標,分層教學
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智力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開展分層教學有很重要的作用,分層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得到最大程度的進步,感受成功所帶來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給班級里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比如在文言文的學習當中,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僅要進行文章的翻譯,而且還要強調古人情感的領悟等;而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意思,理解寫作的特色就可以了。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上面,教師在提問題或者是分組進行探究的時候要考慮到整個班級學生的水平,要有一些簡單的內容,而且還要有一些拓展性的問題,達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目標,讓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不能忽略成績一般的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必不可少。還可以開展分層考核,由于語文教學的特殊性,考核的手段多數采用的是增加拓展題目的方式,增加問題的難度,保證不同能力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
語文是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語言,一篇篇風格多樣的文章能夠讓學生感知親情、友情以及道德力量的內涵,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沉醉到語文的學習當中,讓學生投入到語文學習的探索當中。高中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內心的需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當中體會到逐漸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語文課堂真正的快樂起來。
【參考文獻】
[1]王曉燕. 市場經濟與知識經濟時代教師文化的構建——日本與歐美之比較[J].教師教育研究, 2005(02).
[2]陳洪月. 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 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S1) .
[3]何小鳳. 課例研究:新理念對接課堂教學的橋梁——以“語文素養導向”的朗讀教學為例[J]. 今日教育, 2008(05).
[4]余華銀,宋馬林. 互動式教學:培養統計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J].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3).
[5]李書琴,錢宏. 試論全球化語境下文化典籍翻譯策略之選擇[J].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6]魯捷. 透視4R理論在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價值[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1).
[7]趙全鋒. 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政治教學模式的構建[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