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在從上到下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倡導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的今天,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就日益顯示出來了。對于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言,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一、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在的素質教育倡導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都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延續和進一步發展。只有在初始階段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有了學習、做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才能談得上其他能力的發展。因此,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更好地發展素質教育,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個人與世界關系的轉變,意味著存在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乃至關系到我國綜合國力的能否提高。為此,我們必須提倡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其中,自主學習是放在首位的。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在老師的強迫下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在與他人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獲取知識,將學習過程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一種內在的需求。
三、是當今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需要
當今社會是一個處處都充滿競爭的社會,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就必須要有超過他人的能力,而要想取得這種能力,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現在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去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學生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事方法,將來走向社會才能知道如何根據需要去選擇自己的事業,選擇自己的做事方法和策略。這樣,在社會上才有可能不被淘汰出局。
此外,要想使我們國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就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而在過去那種舊的培養模式下,學生被束縛得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根本不可能培養出什么真正的人才來,也就更談不上創新型人才了。只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出來了,學生學會自己去安排一些事,自己去調整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才會有創新的可能。
四、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求要分階段、分層次制定并實施貫穿一生的學習計劃,以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適時地給自己“充電”,使自己時刻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想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就更需要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了,如果經常在他人的監督和強迫下學習,將來就不可能自覺地去制定學習計劃,去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自己的學習過程也就會自然中止,而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不久和將來,不會學習的人終將被社會所淘汰,自己的一生也將是不完善的。
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我認為培養初中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英語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徑
我們知道,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主陣地,初中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的,這樣,英語課堂自然也就成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徑了。我們在英語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英語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都吸引到英語學習上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What are the koalas from?”一課時,我就先給學生出示了考拉、獅子、熊貓等動物的圖片,介紹了它們的一些生活習性以及來自什么地方,然后給出了長頸鹿、企鵝、袋鼠等一些其他動物的圖片,問學生“你知道它們來自什么地方?”“它們有些什么生活習性?”,結果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各種媒體查到了這些動物的生活地和生活習性,而且都很全面,很有參考價值。
其次,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我們只有給學生留有了思考和活動的時間,學生才能從老師和家長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才能有自己獨立發展的空間,這樣,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才有了可能。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給學生徹底減負,盡量做到校內作業校內完成,將大量的放學后的時間留給學生去自由發展,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課余學習做必要的指導,教會他們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去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學習任務去自覺地獨立完成。
在此,我們還應避免這樣的誤解,即自主學習就是老師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過問,完全由學生自己說了算。學習是一項具有較強目標指向性的活動,一切由學生說了算,它就難以正確使用“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必然導致學習偏離方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起到主導作用,所謂“主導”,即“先導”、“指導”、“引導”。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所指定的目標必須是經過努力實現的。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某一階段的目標,甚至某一單元乃至某一課的具體目標,使學生學習有方向,奮斗有目標,競爭有對手。做到有的放矢,以避免盲目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課后作業和復習、小結等工作。
第三,合理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源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可靠途徑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想取得成效,還應有充分的學習資源做保障。學生手頭所擁有的課本、詞典、各種英文雜志、英文報紙,以及網絡、電視、廣播等音像媒體,都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資源,我們要教會學生充分利用這些學習資源,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自覺、積極、主動地去吸取這些學習資源當中的知識精華,為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