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適應信息時代必備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 自主學習
在平日的歷史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學法指導貫穿在歷史課堂教學始終”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學法指導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究竟如何讓學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呢?現在就我所做過的一些有益嘗試進行探討。
一、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心理與行為活動。是人類行為最強烈的動機之一。其強弱與外界新奇性和復雜性密切相關。求知欲是一種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知識和不斷探究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感到自己缺乏相應知識,就會產生探究新知識或擴大、加深已有知識的認識傾向,這種情境多次反復,認識傾向就逐漸轉化為個體內在的求知欲。有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人就能比較早的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愛好。
記得有次學習《洋務運動》時做過這樣的一個歷史情境設計:“假如經歷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的一名清朝封疆大吏,你該如何挽救清王朝的統治?”這樣就用一個啟發、探究式的問題代替了枯燥的問答,既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想象、創造思維、展示自己的平臺,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二、獨立閱讀思考教科書中的知識點和思考題,也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
我們學校現在嘗試使用教學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初中歷史學習也充分利用教學案這一平臺進行歷史教學改革。在起始階段,先是老師制作教學案,之后可以讓學生嘗試制作。首先重點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通過提問引路、審題啟示、疑難突破等多種方法,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把學生引到自覺閱讀的軌道上來。 其次,教會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抓住學習重點,讓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試編學習提綱。學完一個單元后,可讓學生編寫單元知識結構,抽象出歷史階段的本質特征,從而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樣可以達到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科能力的目的。因為學生在編寫提綱時,必須對課本進行分析、歸納、概括,通過思考才能使所學內容變得條理化、要點化,這無疑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培養學生比較歷史現象能力有積極意義。同時,學生在復習、整理編寫歷史結構時,能幫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從而進行針對薄弱環節的復習,提高復習效率,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達到自主學習歷史的目的
信息技術能力是當代人們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網絡環境與學科教學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和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開展歷史學習是從學科教學的角度,為學生提供互動性交流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多感官協調參與。因此,它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與途徑,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道德與科學素養,而且還能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意識和學習體驗。有效借助網絡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智能結構,使學生能把各種知識融會貫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網絡資源豐富,信息更新速度快,在教師有效的組織的前提下,網絡環境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同需要的研究內容和研究對象。他們幾乎都可以在網絡環境中在線點擊或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源,從而產生探究欲望和積極性。網絡環境是一個開放性的環境,可以使學生盡早形成合作、資源共享。
四、積極組織歷史興趣小組,安排歷史活動課
歷史學習可以靈活多樣,組織歷史興趣小組,安排歷史活動課是以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歷史的興趣、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應該大力提倡。這是由于學生客觀上存在著差異性,要求每個學生達到的目標是各不相同的,可以因人而異;根據具體的情況和參加的學生的意愿來確定;活動時間、參加人數也應因情況而定。至于活動課程的組織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教師安排的活動結果有誘惑力,還能激勵學生樂學,好學;同時為學生創設趣味盎然的活動環境,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造成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其中可以無拘束的參加活動,盡情地顯露自己的才能,因而又起到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發展潛在個性特長的作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是對學科內某一重點、熱點或現實問題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研究。學生可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學習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興趣取向,確定相應的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比如:研究方式、手段、研究步驟、分工、需要的材料、預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過研究性學習,做出階段性或總體性的研究報告,或寫出研究專題小論文,以此訓練檢測學生的學科研究能力和綜合研究能力。所以我認為在歷史興趣小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寫出研究報告或小論文,是很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成功經驗。
總之,我深刻體會到構建歷史自主學習模式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巨大變化。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逐步培養學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習知識逐步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逐步實現“教”為了“不教”的目的。當然這一自主學習模式還需不斷充實、完善。希望與教育同行們更多的交流和探討,以促進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