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課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技術知識,讓學生掌握相關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本文從師資隊伍、課堂教學以及網絡德育出發,來談談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更好地將德育滲透于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將學科與德育進行整合,從而達到信息技術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 德育 教學 學生
寓德育于教學之中,或者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實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對于如何克服單純學習技術的傾向,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也就成為每個信息技術教育者急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就我本人在信息技術課中的實踐,來談一下如何將德育更好地滲透于信息技術教學中。
一、從師資隊伍出發
要使學科教師能按信息技術教學大綱的要求,自覺地寓德育于教學中。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德育滲透意識,并且要在教學上認真挖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中內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同時還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考慮從以下兩個方面實施。
1.提高自身德育滲透意識。擔任信息技術課的教師,要連續不斷地學習和接受培訓,不僅要加強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教育理論、德育理論,積累各種德育教育所需的資料和素材,為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切實保證。同時,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網絡道德修養。
2.落實教學計劃,實現教學目的。把德育納入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積極實施德育滲透。在每學期計劃,每一課時的備課中,德育目標均要有具體體現。
二、從課堂教學入手
1.培養學生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的良好習慣
學生時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上機實踐過程中,教育學生要產生愛護計算機設備,正確規范的操作意識和行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一是要加強思想教育。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二是要注意常規與有意識訓練相結合。良好的習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也可以靠有意識的訓練來培養。教師可以把培養愛護機器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的良好習慣當作一項基本任務和重要職責。并且根據習慣形成的特點,既要注意從早抓起,也要注意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恒。
2.加強學生網絡道德,嚴禁侵權行為,提倡作品原創性
網絡資源豐富多彩,可借鑒和利用的東西很多,作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完成作品時,可參考網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不能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在學習利用Word制作電子板報和學習制作網頁時,可以從網上獲取素材和參看已經有的作品,給自己一點啟發,但切記不要照搬作為自己的東西。對于盡量體現原創性的作品給予較高的評價,而對那些照搬照抄的侵權行為要進行強化教育。一段時間后,學生作品提高了原創性,同時對自己的作品保護意識也會得到增強。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作為一名學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學會善于與人合作。何況,與人協作的精神會產生一種和諧親密的人際環境,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這種精神。比如,在教學中對于某個問題或任務可采取交流、討論的形式來解決,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抓好網絡德育
1.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育人優勢
網絡時代確實已經來到,而且學生在課余或信息課時間對于上網也樂此不疲,抓住學生這種心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來發揮育人的優勢。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和推薦一些健康和有價值的中學生網站和論壇,如:中學生在線、中國中學生報等。在信息技術課中學生學了上網以后,可讓學生設立自己的電子信箱和QQ號碼,利用聊天工具與學生交流、談心。這種交流方式會在無形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與老師在地位平等的情況下談出自己的心里話。發揮網絡技術育人優勢的途徑有很多,只要我們肯于發現、利用,其實網絡對于中學生也不完全是“陷阱”。
2.做好學生上網心理輔導,提高他們選擇能力和免疫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雖然上面提到網絡技術在育人方面有它的優勢,但要真正讓學生在網上接收的信息有“利”無“弊”,作為信息技術課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網學生的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的選擇能力與免疫力。在上課時適時地給他們講一些典型實例既充實了課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選擇能力與免疫力是很有幫助的。
3.注重網絡環境下的情感教育
網絡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表現,是計算機網絡和心理教育的整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學習環境下情感教育對于拓展情感教育的內涵和方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首先,要改變重“知”輕“情”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其次,將情感教育納入信息技術網絡課程教學體系中,并研究相應的實施模式;最后,需要優化信息技術網絡課程設計,加強學生情感參與。
總之,德育具有廣泛性,它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幾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個章節里。探求德育內容與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的聯系,尋找它們之間的可結合處,要以學科教學為主,以學到知識、掌握過程和方法、培養情感價值觀為目的。同時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德育教育,找到學生容易接受的點。需要采取多種形式,抓住時機、有機滲透,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了德育,培養了良好的信息素養,最終使之成為符合信息社會發展需要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