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在我國的教學中一直處于薄弱環節,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提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紐帶,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課堂提問在教學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課堂提問不是單純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教學藝術。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藝術,做以下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提問藝術
一、要正確的看待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
在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是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只能一味的接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沒有充分的調動起來,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問題提問的環節,不僅能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散自己的思維,它還有利于訓練口語,培養表達能力,對學生鞏固知識和發展智力有一定的益處;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課堂的氣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今后的學習。
二、提問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藝術
(一)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
在提問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對問題回答的深淺度就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知識水平以及學生的思維程度來進行提問,從而使學生都能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散發自己的思維,學到一定的知識。同時,教師在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提問時,也要充分的結合教材上的難易點以及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啟發性的進行提問
問題的提問,主要是針對學生思維的一種啟發,能使學生在回顧已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對新知識有個初步的認識。因此,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在提問的過程中,不斷的采取新的提問模式,從而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發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起學生對本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其中的內容更容易理解,從而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三)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
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問,其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對新課程能有初步的探索和了解,不僅能使教學的各個環節相互連接,還能使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同時它還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問題的習慣。因而就需要教師能從不同的角度辯證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四)問題的提問要有靈活性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問題的提問要有多重靈活性,其主要包括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問題的提問模式要有靈活性。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如果只一味的選用一種提問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覺到索然無味,在回答的過程中也不會有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其次,在問題提問的內容上,也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不能直來直去的進行提問,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同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進行“活學活思”,不能一味的鉆牛角尖,要指導學生多方位的進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徹底的發散。
(五)要有創新的進行提問
在普通的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問是整個教學過程繼續延伸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提問的過程中,除了要運用提問藝術外,還應該充分的提高問題的“創新”度。因此就需要教師除了能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外,還要不斷地向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從而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
三、在提問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提問,不僅能啟發學生的思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能將各個環節考慮周到,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不能直接片面的用對錯來判斷,在評價的過程中主要以啟發、糾正學生的思維為主,要注重學生的整體思考過程而不是單純的只注重結果。其次,在提問的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不齊,在接受知識的能力上也不同,因此,提問的問題不能過于困難,也不能過于簡單。最后,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即使在學生回答錯誤的情況下,也要對學生的思維活動給予肯定,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細心的指導。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提問,不僅是學生在閱讀學習上的指南針,更是學生發散思維的一種集中體現,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還能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質”的收獲。因此,就需要我們的初中教師能準確的把握好提問中的相關事項。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輕而易舉的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能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有新的知識收獲。
【參考文獻】
[1]韋秀花.課堂,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有感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J]. 中學教學參考, 2009(18) .
[2]益群. 換位探究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閱讀與鑒賞(教研版), 2009(06) .
[3]李翠林. 淺談初中語文新課改后課堂教學方法—合作閱讀和思維激發教學[J]. 科技信息, 2009(09) .
[4]趙永春. 整體把握 培養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嘗試[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