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探索小學作文教學新模式也如火如荼。本文作者通過合理挖掘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和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三方面論述了小學作文快樂教學策略。
【關鍵詞】聯系生活 科學評價 尊重個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穩健挺進, 小學作文教學改革也蒸蒸日上,許多教師大膽嘗試了快樂作文教學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成功地描述了學習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樂與煩惱。本人結合教學實際,初步摸索出了小學快樂作文教學的新路子。
一、聯系生活,合理挖掘寫作素材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流個不停。” 可見,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但生活又是瞬息萬變的,閃光的素材要捕捉,否則就會失之交臂。我在引導學生挖掘寫作素材時做到“三個堅持”:
(一)堅持從學校生活中積累素材
學生的學校生活是充滿樂趣的,特別是課堂上的師生交流、課間活動中的嬉戲玩耍都是寫作的素材。學生只有在細心觀察、抓住契機的基礎上,及時把切身見聞記錄下來,才能使習作妙筆生花。譬如,我在布置學生完成游戲類作文《拔河》《釣瓶子》《左手夾黃豆比賽》和表演類作文《我能……》時,先讓學生痛快的玩一下,然后讓他們進行構思起草,從而使自己的興奮之情躍然紙上。
(二)堅持從家庭生活中捕捉素材
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作為孩子的啟蒙和終身老師的父母,完全有義務配合學校把孩子培養成才。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家長幫助孩子捕捉生活素材,諸如有目的的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星期天帶孩子外出游覽名勝古跡,以便記錄下自己的親身體驗,為習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三)堅持從社會生活中拓寬視野
改革開放后的農村生活素材猶如奔騰的長江、浩瀚的沙漠和無垠的星空,尤其是五彩繽紛的花草、一望無際的金色谷物和細雨中默默耕耘的農民,讓學生目不暇接;至于喧囂繁華、絢麗多姿的大小城市生活,則更蘊含著寓意深刻的社會現象,讓學生走進了神話般的迷宮,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
二、科學評價,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擁有良好的習作心境,就會在積極主動的狀況下進行創作。“他們的個性、情感得以健康發展,思維想象、語言表達等各種心理能力都能在最佳狀態下得到鍛煉(朱作人教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對學生的習作進行科學評價,從而有效創設良好的習作心境,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我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堅持把握“兩大關”:
(一)激勵關。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特別注重別人的評價,教師的一句鼓勵性評語往往能激發他一生為此不懈的努力拼搏。我針對習作質量比較高的學生,在表揚為主的前提下,適當提出一些希望,諸如:“假如你的素材再提煉一下,那絕對可以在雜志上發表了!”“假如能做到首尾呼應、畫龍點睛的話,那本文不愧為是一篇名副其實的典范之作。”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不少學生的文章出現文句不通、主旨不明的現象,我面對現實,盡量尋覓習作的閃光點,多找出比較優美的片段,寫出鼓勵性的評語,但絕不能出現嚴厲批評甚至挖苦的評語。當然,可以含蓄地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以供這些學生將來在習作中盡量不出現類似的錯誤,切實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情感關。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平等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作為引導者的教師一定要評改學生的習作,要盡量做到能觸動學生的心弦,誘發學生的情感,不斷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小學生一般都急切知曉老師對自己習作的評價結果,因此教師批改學生作文務必要及時,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當然評語要富有啟發性,做到既能使學生明確方向,又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如果教師的評語內容空泛,只評不導,草草了事,就會使學生從情感上抗拒它、討厭它,甚至產生消極對立情緒;反之,親切的口吻、提示性的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在同他親切交談一般,有利于創設和諧寬松的氛圍。
三、尊重個性,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
學生的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激發想象是學生寫作的無限動力,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比較完美的寫出別具一格的文章。當然,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統一的標準強求學生,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和人生,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我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習作中蘊含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鼓勵想象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于動筆。譬如:一個學生構思了一篇關于保護環境的話題作文,巧妙借用《西游記》中好吃懶做、貪心物欲的豬八戒形象,西天取經返鄉后,豬八戒開了一個建筑材料廠,為了獲取豐厚的經濟效益,他大量砍伐樹木,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釀成的苦果自己品嘗,最后他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而追悔莫及。小作者如此神奇的想象,使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既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所期望的教學目標。
文無定法,愿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銳意進取,努力完善快樂作文教學法,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