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學向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版塊,也是一大難點。由于初高中教材缺乏延續性,初高中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習的基本素養要求不盡相同等各方面的差異,大部分高一新生依據自身的原有知識結構水平,根本就難以適應高中文言教學。本文從教材、教師、學生三個層面提出關于初高中文言文銜接的一些思考,希望能讓學生適應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文言文 教材 教法 銜接
一、背景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學生為本”“轉變學習方式”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中文言文教學向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版塊,也是一大難點。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從事文言文教學工作時,也很樂意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問題隨即出現。由于初高中教材缺乏延續性,初高中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習的基本素養要求不盡相同等各方面的差異,大部分高一新生依據自身的原有知識結構水平,根本就難以適應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等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嘗試終究歸于失敗,學生面對文言文,恐懼殊甚。長此以往,高中文言文教與學便陷入尷尬境地,教師回到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上來,學生吸收多少算多少,一味接受灌輸,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苦不堪言。
二、析因
1. 初高中課程標準比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薄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2.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脫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將普通高中教育界定為“面向大眾、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高中語文課程目標中的“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層面內部就體現了初高中的目標銜接,就決定了初高中語文教學是不可割舍的。然而現實并非如此,教師的教學方式、課堂模式、知識結構,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從而導致了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特別是文言文教學銜接的尷尬。
三、對策
1. 教材層面
中學語文教材是中學生學習文言文、掌握文言知識的最直接載體,很多學生特別是初中生,除教材上的文言文,基本上沒主動去閱讀課外文言文,能不能在有限的篇目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文言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初高中的教材編排方面特別要注意知識點的銜接,體現其延續性。此外,初中課標明確規定淡化語法知識,而高中課標強調 “要有系統的語法意識和語法理念”。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編寫文言文銜接教材,從現代漢語語法入手,適當補充一些初中時所沒接觸過的語法知識,比如詞性、短語結構、句子結構等,進而讓學生構建文言文知識體系,了解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相關概念,為以后的文言學習做鋪墊。
2. 教師層面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如何讓學生順利地完成知識的銜接,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中學語文教師責任重大。首先,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盡快讓學生了解高中文言文的相關知識體系,掌握高中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其次,不管是初中語文教師,還是高中語文教師,都強化自覺銜接的意識,應該精心研究整個中學階段的課程標準、考綱和教材,不能各自為政,閉門造車,老死不相往來。高中語文教師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經常走進初中課堂,進行聽課交流。再次,教學實踐上,初中教師應盡量提高標準,適當進行一些高中知識的拓展,高中教師則應放低起點,在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結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方面都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找準銜接點,尋求最佳途徑,盡量回扣初中知識,喚醒學生記憶,讓學生溫故知新,共同消除學生文言文知識的斷層。
3. 學生層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確立學習文言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漸培養興趣,調整學習方法,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轉變思維方式,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不能一味地接受灌輸。在高中起始階段,應該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借助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做好課文的預習工作,還要善于在教師的指導下,梳理各知識點,將初中階段所學的文言文按照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類型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讓已學的文言文內容與高中文言文知識點和諧銜接,有效地進行知識的積累,以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此外,絕對不能將目光僅僅局限在課內,應該擴大閱讀面,有能力的話,應該多去閱讀一下《史記》《資治通鑒》《古文觀止》等課外讀物,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去積累知識,享受知識銜接的樂趣。
四、預期效果
總之,每位剛踏入高中的學生,都要充分分析自己的學習潛力,樹立信心,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以適應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了閱讀文言文的基礎能力,在應試和平時閱讀中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高中語文教師則應該細致地去研究初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銜接問題,盡快培養高一新生聯系與歸納的意識,那么就能很快地將學生引導至一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境界。相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讓每個學生更容易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把握高中文言文學習的主動權,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2] 惲理霞. 淺談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學的銜接[J]. 中學語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