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不僅是一種心理品格,也是一種道德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缺乏責任心的孩子很難有好朋友,他通常要求別人苛刻,對待自己寬容。許多學生學習不佳、與人溝通困難,多半是責任心方面出了問題。他們或者字跡潦草,或者丟三落四,或者效率低下,有的還自由散漫,常給集體榮譽帶來損害。試想: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學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怎么可能在生活中確立明確的目標?由此可見,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學生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人際交往的標準,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助推器。針對當前兒童責任心缺乏這一現狀,對孩子加強責任心的教育和培養,也成為家庭學校教育的一個重點。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教師的責任心可以折射出學生的責任心
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一言一行往往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一名正直、有高尚人格的教師,往往更能受到學生的尊敬,他的話更能被學生接受與認可。學生做事、待人往往有很強的主觀意識,個人情感意識較為強烈。當他認可了你,就會自覺地按照你的要求來做,同時,往往能成為你的助手。教師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關心學生,并且是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學生,維護他們的利益,則學生的責任心也會大大加強,會自覺地配合教師的工作。
二、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大家庭
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班集體就是學生在校的家,學生能否在這兒愉快學習、健康生活,就得看自己是否是大家庭的真正主人。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就要調動學生對班集體事務的主體參與意識,有主人翁意識,讓他們始終覺得自己是集體的主人,主動關心集體的事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認識到,在班集體建設中應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這幾個學年中,我實行了值日班長制,讓每位同學對一天的情況進行紀錄,通過這一行為,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使人人都能走上講臺,人人都敢于走上講臺。讓百分之百的學生擔任班級職務,即使是班中比較落后的學生也應揚長避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恰到好處地委以重任,讓閃光點閃光。這樣可以形成一個人人有職有責,個個參與管理,齊心協力創建優秀班集體的良好氛圍。如:我班每個學生都有職務,最小的職務有節水員、節電員、飲水機管理員、黑板管理員、衛生角管理員、課外書管理員、陽臺管理員、公物管理員、講臺整理員等,還專門成立了督察小組。管理有分散、有集中,主要由班主任宏觀調控,班長全面負責,副班長協調管理。這種管理機制使班級管理目標明確,責任落實,因此,班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各執其事,各顯其能。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又鍛煉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創建優秀班集體的熱情,但低年級老師要注意引導,避免學生手中有權而濫用。
三、建立激勵制度
住校生管理是瑣碎的,它涉及學生學習生活與人相處等方方面面,而對一些生活學習中的細節與行為習慣加以制度化、規范化,不僅使學生對自己的言行有所參照,而且能更好、更全面地來要求自己,是對自身行為的一個很好的養成教育。但教師不能過分地強調量化,動不動就扣分、就批評,這樣往往會形成學生的逆反情緒,反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對分數的憎惡情結,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和教師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一些特別調皮的學生要多加關注與教育,多與其溝通,對他們的要求也可適當放寬。可逐步來改正他們的惡習,讓學生感到你是一個講理的教師,扣分要扣得他心服口服,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多地來參與集體的管理,融入集體的各個方面,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應該為集體做點什么,而不是讓集體來為他服務。
四、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責任心培養應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從自己到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小事到大事。作為家庭中的一名成員,孩子既應該享受權利,也應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完成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父母可通過鼓勵、期望、獎懲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職責,培養責任心。今天的孩子,一般在較優裕的環境中長大,他們更多的體驗是他人為自己服務。由于是獨生子女,父母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過分地溺愛孩子,給予其過度的保護。他們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處理好,不讓其做任何事情,替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替孩子收拾玩具、整理書包,替孩子削鉛筆,這樣的家長大有人在。正是在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下,孩子自身無任何責任可言,久而久之,其責任意識就被逐漸抹殺或淡化了。其實對于孩子來說,盡管其能力還相對較弱,但是他們已經能夠并且樂于去做一些事情,因此作為父母,應該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起一種責任意識,促進其責任心的發展。要讓孩子在家庭崗位上感受責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雙襪子,收一次碗筷都應給予表揚鼓勵,失責時應給予批評和懲罰。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強化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責任心。當然父母榜樣作用也非常重要,一個對家庭、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
學生責任心的培養是一件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所有教師長期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頂天立地,能擔當時代責任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