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備用藥的不斷增加,以及農村醫藥知識的缺乏,兒童誤服中毒屢見發生。急性中毒是兒科常見急癥,多發生于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而洗胃是口服中毒時一項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由于小兒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小兒神經系統及心理發育不成,對醫院一切極端恐懼,對檢查治療不配合[1]。本科通過不斷探索,對小兒洗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進,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口服中毒小兒21例,全部為神智清楚的小兒,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齡1歲5個月~5歲,其中誤服咳必清2例,被狗咬傷后服馬錢子治療6例,服殺蟲劑5例,其他中草藥8例。因我科SC-Ⅱ型自動洗胃機不能調節壓力,不適宜兒童使用。所有小兒均采用注射器溫開水洗胃法,。洗胃后收兒科繼續治療,全部治愈出院。
具體方法:①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小兒急性中毒均為誤服,家長常表現出自責、緊張、恐懼,加上患兒哭鬧、不合作,影響洗胃操作的順利進行。因此,首先要穩定家長的情緒,做好必要的解釋安慰工作,以取得信任與配合,對患兒一方面采用鼓勵、表揚,另一方面向患兒講解病情,說明不及時治療的后果與嚴重性,盡量取得患兒的合作。②洗胃體位:患兒取坐位,頭略向下低、家長抱住患兒,并用一塊一次性單將患兒全身包繞2~3圈,以能約束患兒,不影響患兒呼吸及增加不適感為度;頸部向內反折,塞入衣領內,露出頭、頸,四肢包裹在一次性大單內[2]。③胃管選擇:使用成人一次性硅膠胃管,選擇型號為18~20號胃管,根據小兒食管結構特點,食管的彈性及伸縮性較強,從口腔插管可以插入較大的胃管,3歲以上小兒的食管完全可容納22~24號成人硅膠胃管[3]。一次性成人硅膠胃管前端為盲端,其上方有3個交替側孔,將盲端剪去剪平,并將側孔剪大,測量好長度后加10cm,將多余部分剪掉,用一次性灌洗器抽吸,以免過長管子增加抽吸的難度。④小兒胃管插入的長度:前額正中發際-臍。傳統耳垂-鼻尖-劍突,不能到達胃,因為與實際長度相差8~10cm,而前額正中發際-臍,與實際需要胃管的長度接近[4]。方法:患兒取平臥位,頭稍后仰,測量前額正中發際至臍體表標志的長度,按此長度插入胃管均能到達胃體及胃竇部,并能暢通地抽出胃液和胃內氣體,成功率達100%。⑤洗胃方法:服毒后4~6小時洗胃為最佳,未超過24小時的均要洗胃,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毒物的吸收。插管成功后先不要注水,盡量抽出胃內容物,吸出毒物,減少胃腸道吸收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毒物的吸收。洗胃的灌入量根據患兒的年齡大小注入溫開水50~100ml/次,用60ml的注射器邊抽邊洗,直至抽出液澄清無異味為止。洗胃過程中密切注意患兒生命體征、神志,注意進出量平衡,若洗胃量太大,使胃液大量丟失,注意防治水電解質失衡。洗胃時患兒頭偏向一側以防洗胃時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引起嗆咳和窒息。⑥注意保暖:洗胃過程中,洗胃液本身溫度過低會吸收并帶走大量熱量,嘔吐物、洗胃液沾濕被服或環境溫度過低,易導致患兒寒戰。因此,要注意保暖,提高環境溫度,及時更換已濕被服,洗胃液溫度宜控制在32~38℃。
綜上所述,改良的小兒洗胃方法,可避免胃管堵塞,縮短洗胃時間,既可以提高洗胃的效果,也可以減輕護士的勞力,適宜于基層醫院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玉英.淺談小兒誤食毒物的急診洗胃體會[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3,6(5):69.
2 鐘衛平,黃立群.小兒洗胃方法改進[J].當代護士,2008,3:75-76.
3 陳淑芳,梁妙玲.成人硅膠洗胃管應用于小兒洗胃的體會[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3-14.
4 姚紅玲,徐振富.小兒胃管插入長度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2,16(11):66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