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依達拉奉和奧扎格雷鈉聯合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將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成兩組,40例進行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作為治療組,40例進行奧扎格雷鈉和安慰劑治療作為對照組,治療前后采用卒中評分量表(ESS)進行評分,觀察效果。結果:7天后治療組及對照組ESS評分分別為76.35±17.99,65.34±15.20,14天后ESS評分分別為83.52±14.01,71.22±14.3,從起效時間相比治療組明顯早于對照組。有效率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依達拉奉和奧扎格雷鈉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是治療急性腦梗死較為理想的一種治療方案。
關鍵詞 依達拉奉 奧扎格雷鈉 急性腦梗死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人的常見臨床疾病,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如何降低其病死率、致殘率是廣大神經內科醫師探討的重點。2007年5月~2009年12月應用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納入及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顱腦CT檢查確診為腦梗死,并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確定的診斷標準,同時符合下列標準:發病72小時內的腦梗死,年齡≤80歲;排除顱內出血、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嚴重的肝腎功障礙患者,消化道潰瘍及出血的患者,近期外傷出血的患者,出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2007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62.5歲,既往史和伴發疾病評分分別為8.2±2.2和7.9±5.4,對照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1歲,既往史和伴發疾病評分分別為8.0±2.2和7.6±5.8
方法:對兩組患者在入院前,住院后第7天、14天、21天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定,采用卒中評分量表(ESS)評定,并進行既往史積分和伴發疾病積分評分。用藥方法:治療組依達拉奉30mg加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2次/日,共用14天,奧扎格雷鈉(商品名丹奧40mg/支)80mg+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1次/日,療程14天;對照組用相同的奧扎格雷鈉,同時用安慰劑15ml+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14天后兩組停用奧扎格雷鈉,應用中藥活血化瘀靜滴7天。
效果評定:治療前、治療后第7天、14天、21天按照ESS各評分1次。臨床治愈:ESS積分96分,可正常參加工作;①顯效:ESS積分85分,可生活自理;②有效:ESS積分50分,治療后病情進步;③無效:ESS積分<50分,病情無明顯改善或惡化。
統計學方法: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
結 果
兩組治療前后ESS積分比較,見表1。
療效比較,見表2。
討 論
急性腦梗死是供應腦的動脈管腔急性閉塞,使腦組織血供障礙引起,其治療關鍵在于防止缺血后腦細胞的死亡,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的狀況。由于神經細胞對缺血極為敏感,隨著缺血痙攣度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等待血流恢復與達到治療效果的時間是有限的,并由于血流恢復和氧供血,大量自由基產生可進一步加速腦細胞損害,針對單一環節治療不可能完全有效阻止神經細胞缺血損傷,只有聯合應用不同機制的藥物才能達到協同作用。奧扎格雷鈉是TXA2合成酶抑制劑,為抗血小板新藥,能減少腦梗死容積并改善部分梗死后的遲發性損害,通過抑制花生烯酸代謝而特異性抑制TXA2合成酶,同時激活血小板膜上腺苷酸環化酶,使血小板內環磷酸腺苷濃度增加,Ca離子內流減少,從而抑制血小板凝聚,促進血栓溶解,抑制血栓形成。依達拉奉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它具有清除腦缺血后增加的有害0H和其他毒性自由基;多數學者研究認為依達拉奉能清除NO,通過多個途徑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減輕自由基對組織細胞磷脂膜的多聚不飽合脂肪酸的氧化損傷,導致缺血后腦水腫和腦細胞損傷。因此,奧扎格雷鈉和依達拉奉聯合應用,可取得相互協同作用。本項研究顯示,依達拉奉和奧扎格雷鈉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對防止梗死范圍擴大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對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比較明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很好的腦保護作用,是治療急性腦梗死較為理想的一種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中華神經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學雜志,1996,29(6):25.
2 賈香玲,黃山河.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8):59-60.
3 程毅萍,等.奧扎格雷鈉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療效觀察.臨床神經疾病學雜志,2006,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