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血脂異常可加重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特別是對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顯著的增加作用。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血脂異常,提出了降脂治療的思路,并進行分析闡述,還提出了降脂治療的有效方案。
關鍵詞 糖尿病 血脂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大血管疾病并發癥,患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單純性糖尿病患者在10年內發生心肌梗死或冠脈死亡的危險性與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同,且糖尿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愈后較非糖尿病者差。血脂異常可加重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特別是對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顯著的增加作用。
資料與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雖然在糖尿病時,常見的血脂異常為TG升高,低HDL-C或兩者都存在,但臨床試驗結果支持降低LDL-C仍為首要治療目標。因為糖尿病被認為是冠心病等危癥,所以糖尿病患者LDL-C的治療目標≤2.6mmol/L(≤100mg/dl),而且LDL-C≥3.4mmol/L(≥130mg/dl)時,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降低LDL-C的藥物,同時予以TLC,以使LDL-c達標。
基線或治療時的LDL-C水平2.6~3.4mmol/L(100~120mg/dl),可以選用以下治療:增加降低LDL-C治療的強度,增加調節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血癥的藥物(貝特類或煙酸類),同時要控制危險因子,包括高血糖。當甘油三脂水平≥2.3mmol/L(≥200mg/dl)時,非HDL-C成為降低膽固醇治療的第2個靶標。
討 論
糖尿病患者在10年內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險與冠心病患者相當,因此在ATPⅢ中明確將糖尿病視為冠心病等同危險病癥。并主張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積極地降脂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一次前瞻性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平均隨訪7.5年,結果發現LDL-C升高,HDL-C下降,以及TG、糖化血紅蛋白、收縮壓、空腹血糖的升高均與冠狀動脈疾病密切相關。還有研究發現,空腹胰島素水平、載脂蛋白B(APOB)水平、小而密的LDL(sLDL)是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還發現LDL-C升高10mg/dl即可使患者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12%,HDL-C降低10mg/dl也可使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22%,這說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積極地調脂治療是大有益處。心臟保護研究(HPS)的結果表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積極地調脂治療,能明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殘率,對糖尿病血脂異常藥物治療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無論有無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險因素,只要血脂異常達到治療標準,就可以獲得良好的遠期療效。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種血脂異常,處理各種血脂異常原則并不盡相同。根據各種血脂異常對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不同。應首先處理LDL-C濃度升高及LDL成分的改變,他汀類藥物已經過多個大規模臨床試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調脂藥物,所以應作為首選藥物。對于LDL-C已達標,但TG仍高或HDL-C低的患者,可考慮聯合應用貝特類或煙酸類藥物。
參考文獻
1 閆樹旭,周合冰,姚林.心腦血管病防治指南.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2 陳慧.糖尿病治療的新進展.中老年保健,2001,11.
3 喻昆林,蔣綠芝.糖尿病白蛋白指數與血脂的關系.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