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為老年癌癥患者選擇四肢淺小靜脈,采用向心方向、逆心方向的兩種靜脈穿刺方法的護理操作技能,使在對減少和避免老年癌癥患者靜脈穿刺失敗的過程中,得以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和其他素質方面的綜合護理水平。
關鍵詞 老年癌癥患者 向心、逆心方向 靜脈穿刺
靜脈穿刺術是臨床護士最常用的技術操作之一。臨床觀察大多數護士對青壯年癌癥患者的靜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很高,而對老年癌癥患者靜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對要低些,如何減少或避免老年癌癥患者靜脈穿刺的失敗,2000年收治老年癌癥患者選擇四肢淺小靜脈,采用向心方向、逆心方向兩種方法穿刺,并對其中166例進行了觀察總結,現將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見表1。
穿刺部位及操作手法:均選擇四肢淺小靜脈。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具體穿刺部位選擇踝腕關節以下淺小靜脈。在選擇好的靜脈上方扎止血帶,使靜脈充盈,常規消毒皮膚,選擇最隹進針處,向心或逆心方向,在靜脈上方約35°角進針,將穿刺的斜面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平行輕壓皮膚進針,刺入血管,固定針柄,松止血帶,膠布固定。
結 果
采取向心性、逆心性兩種方法穿刺中,注意調整各種與穿刺成功的有關因素,在臨床166例的穿刺中,1次穿刺成功率96%,輸液部位無浮腫及末梢循環障礙、局部壞死等現象。患者普遍反映輕微或無痛,無其他不適感。
討 論
淺靜脈穿刺是最常用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手背靜脈穿刺時囑患者握拳會帶來以下不足:由于心理因素,患者會用力握拳使肢體緊張、僵硬,并且致使手背淺靜脈陷入各掌骨形成的間隙內不易穿刺。患者用力握拳致手背皮膚高度緊張增加進針時的痛感。快速進針時,常將皮肉切割堵塞針孔,致使回血不暢,導致穿刺失敗。囑患者松拳時,由于皮膚和血管的牽拉、回彈,容易使針頭刺破血管致液體外滲。而手背自然放松穿刺避免了上述不足。有研究表明,淺靜脈穿刺如果血管腔徑小、管壁簿、血流壓力低,先將血管擴充,從靜脈正面快速進針,將針頭斜面刺入皮下然后輕輕挑起靜脈慢慢進針到位,這樣使上下血管壁分離,以免刺破血管。也有研究表明,從靜脈正面快速進針將針頭斜面刺入皮下,然后將針體輕壓皮膚平行刺入血管,切忌將靜脈挑起進針,以防刺激針眼及周圍組織造成疼痛。老年患者皮下組織松弛,血管彈性差,經常發生靜脈穿刺失敗。有時穿刺成功后,在固定或輸液過程中經常發生液體外滲。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減少輸液過程中的液體外滲,是護士和患者關心的問題。建議使患者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在靜脈上方針頭斜面與皮膚呈30°角快速將針頭斜面刺入皮下而后將針體壓低并放慢速度將針頭刺入血管,并且根據血管情況掌握刺入深度。這樣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又減少了液體外滲的發生。老年患者手背淺靜脈網穿刺輸液時,首先要在操作前與患者進行輕松語言交流,創造寬松、和諧的氛圍,使患者情緒穩定,肢體自然放松。
老年患者皮膚細胞老化,皮下組織疏松,血管彈性韌性減弱。因老年癌癥患者長期患病,消瘦衰竭,多數患者靜脈不易顯露,而住院期間又需要長期輸液。在臨床工作中,由于護理人員的技術和老年癌癥患者的情況差異,經常發生穿刺困難以致多次失敗現象,因此,如何減少或避免靜脈穿刺失敗是護理老年癌癥患者的問題之一。因而必須根據老年癌癥患者的個體差異和病情進行處理。
進針方法:老年患者在靜脈穿刺時,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對痛覺非常敏感。如何能減輕靜脈穿刺的疼痛。我們采用在靜脈上方以35°角將穿刺針的斜面快速刺入皮下進針,切忌刺入皮內,因皮內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可增加疼痛。而后將針體輕壓皮膚平行刺入血管,切忌將靜脈挑起進針,以防刺激針眼及周圍組織造成疼痛。進針長度可根據刺入血管回血情況而論。這樣不但明顯的減輕了機械性損傷造成的疼痛,也可避免見回血后繼續進針穿透靜脈壁而致的穿刺失敗。
向心性、逆心性穿刺的比較:向心性穿刺:藥液可通過正常的靜脈回流進入血液循環,適用于輸入各種藥液。用來常規輸液的淺靜脈只限于踝腕關節以下的部位。一般進針均在靜脈的下1/3處以下部位。靠近關節難以固定,而且一條靜脈多次穿刺,機械性損傷及藥液的刺激,不但延長靜脈的修復周期,也易形成血栓及并發靜脈炎。
逆心性穿刺:適用于近心端靜脈已損傷,而遠心端靜脈仍完好的患者。尤對指掌關節附近的淺小靜脈,可防止固定不牢造成的穿刺失敗,提高靜脈的有效利用率。適用于一般藥液,不適用于高滲性藥液。淺小靜脈走行于皮下與深靜脈交通,無靜脈瓣,上端靜脈的反復穿刺,刺激側支循環及小靜脈交通支開放,正常人中心靜脈壓6~12cmH2O,輸液壓差80cmH2O,借助于壓力差,逆行穿刺液可順利回流。
淺小靜脈穿刺成功的有關因素:①被穿刺的個體差異:患者身體的胖瘦、職業、病情的長短、衰竭的程度、有無脫水狀況,因人而異的進行靜脈穿刺。②操作的心理素質:對患者有無仁愛之心、技術是否精湛、操作時精力是否集中、自身的健康狀況、情緒是否穩定、選擇血管是否認真、能否正確對待患者刺激性語言等,如上述情況處理不當,直接影響情緒的穩定和動作的協調,就是最好的血管也可能導致穿刺失敗。③患者的心理因素:靜脈條件不好的患者,在多次的穿刺后,一定程度上易產生心理緊張,末梢血管收縮。在操作前可與患者進行輕松語言交談,創造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使患者情緒穩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④氣候與室溫:寒冷的天氣、較低的室溫也可造成患者末梢血管的收縮,不利于穿刺。因而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及濕度和溫度的調節。
綜上所述,在老年癌癥患者淺小靜脈穿刺中,最重要的是操作者的心理因素,而心理素質取決于個人的自控能力。只有控制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趙天惠.老年人靜脈穿刺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199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