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血栓通與依達拉奉聯合早期治療突發性聾的的效果及其機制。方法:將發病7天內的68例突發性聾患者隨機分成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組與常規藥物對照組兩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三磷酸腺苷、地塞米松滴注并配合高壓氧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血栓通及依達拉奉靜滴。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觀察并比較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7.8%,治愈率30%;對照組總有效率66.5%,治愈率15%。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血栓通與依達拉奉聯合早期治療突發性聾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 突發性聾 血栓通 依達拉奉
突發性聾是指患者在數分鐘至3日內不明原因的聽力突然下降30dB以上的感音神經聾[1],可伴耳鳴和眩暈,無其他腦神經癥狀。其病因可能有內耳供血障礙、病毒感染、變態反應等。一般采用改善內耳微循環和代謝激素等藥物及高壓氧等方法治療。血栓通和依達拉奉已經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聯合治療突聾的報道較少。2006~2010年在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同時聯合應用血栓通和依達拉奉,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68例突聾患者均符合2005年濟南會議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標準[1],隨機分成血栓通依達與拉奉聯合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4例,皆為單耳發病。治療組年齡17~63歲,平均38.56±13.66歲;從發病到治療時間4小時~7天,平均3.68±2.66天;平均治療時間12.67±3.86天。發病前有感冒史4例,2例為大量飲酒后誘發,13例有不良情緒誘因,3例為過渡疲勞,其他患者誘因不明。伴眩暈6例,嚴重耳鳴15例。平均聽閾72.67±15.36dB,其中輕度聾(26~40dB)2例,中度聾(41~60dB)8例,重度聾(61~80dB)15例,極重度聾(>81dB)9例。常規治療對照組年齡15~65歲,平均39.53±12.68歲;從發病到治療時間3小時~7天,平均3.32±2.56天;平均治療時間13.57±2.88天。發病前有感冒史3例,3例為大量飲酒后誘發,11例有不良情緒誘因,4例為過渡疲勞,其他患者誘因不明。伴眩暈5例,嚴重耳鳴者13例。平均聽閾71.87±13.38dB,其中輕度聾(26~40dB)1例,中度聾(41~60dB)9例,重度聾(61~80dB)16例,極重度聾(>81dB)8例。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均在治療前做聲導抗和純音測聽檢查,并做內聽道MRI或CT檢查,排除內聽道占位和腦神經病變。對照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復方丹參針16ml,地塞米松針5mg,三磷酸腺苷40mg,輔酶A100U,1次/日靜滴。配合高壓氧治療,1次/日,10次1療程。口服氟桂利嗪、甲鈷胺、維生素C、維生素B1,有感冒病史則加抗病毒藥物,激素用5天后減量至第10天停。治療組是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同時加用血栓通針400mg,依達拉奉針30mg,分別加入250ml生理鹽水中靜滴,1次/日。治療1個療程前后分別做聲阻抗和純音測聽檢測,觀察聽力的變化。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0.5~4kHz各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本次患病前水平;②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③有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不足15dB。
結 果
治療組:痊愈15例,顯效8例,有效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24%,治愈率50%。對照組:痊愈8例,顯效10例,有效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6.47%,治愈率23.5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突發性聾雖然病因多樣化,但最常見、最直接的病因可能是內耳微循環障礙。內耳毛細胞的供血和供氧不足,導致其功能障礙。中醫認為該病屬“暴聾”范疇,其發生與多種原因引起的耳竅閉塞有關,其中氣滯血瘀為主要病機。情志不舒或外邪侵犯,阻礙氣血運行,導致氣滯血瘀,耳竅脈絡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氣機,耳不能受納聲音而致聾。中醫瘀血致聾病機與現代醫學認為突聾可能因內耳微循環障礙的發病機制有共識之處,因此出現臨床上復方丹參、疏血通[2]、三七總皂苷[3]、前列地爾[4]、低分子右旋糖苷、糖皮質激素高壓氧抗病毒藥物等治療突發性聾的方法[5],雖然取得一定療效[6],仍存在很多不滿意之處。病因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治療方案的多元性,但不管何種病因最終導致的都是聽覺毛細胞的損傷甚至死亡。缺血/再灌注耳蝸氧化損傷理論認為自發或由治療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將產生大量的活性氧[7],一旦活性氧生成超過機體的清除能力就會對耳蝸產生氧化損傷,多種原因的耳蝸損害均與氧自由基有關,抗氧化劑可對上述因素引起的聽力損失產生保護作用。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它的主要功能是活血祛瘀、通脈活絡、解除血管痙攣、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內耳血流量,是一種以擴血管為主的中藥制劑,還有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8]。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具有清除自由基和和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9]。通過清除缺血/再灌注耳蝸產生的大量自由基,抑制的過氧化作用,減少炎性介質白三稀的生成,抑制遲發性神經元的死亡。由于聽覺毛細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早期治療中對其保護至為重要。本組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結合常規方法治療早期突發性聾具有抗凝、改善微循環、保護聽覺毛細胞、促進聽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且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8):569.
2 覃啟才,黃春玲.疏血通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觀察.聽力及言語疾病雜志,2005,13(4):282.
3 戚本明,楊黎,張林,等.三七總苷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觀察.聽力及言語疾病雜志,2004,12(6):416.
4 韓朝,林國經.前列地爾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觀察.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18(4):245.
5 楊怡靜,王晉,羅啟榮.突發性聾的免疫因素及激素治療的療效觀察.四川醫藥,2010,31(9):1279-1281.
6 王衛國,許榮,陸榮中,等.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聾的再評價.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35(5):356-358.
7 劉國輝.感音神經性聾氧化損傷機理研究進展.聽力及言語疾病雜志,2005,13(2):135-137.
8 李德炳,馮勇.突發性聾治療的新進展.聽力及言語疾病雜志,2004,12(5):349-351.
9 劉煥生.依達拉奉與疏血通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