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總結對52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經驗,探討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護理方法。對52例患者進行了氧療護理、營養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等。認為有效的護理是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新生兒 缺氧缺血性腦病 防治 護理經過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的胎兒及新生兒腦損傷[1]。對HIE患兒進行早期診斷、正確規范的復蘇、合理的采用綜合治療可以減少患兒大腦皮質的不可逆損害,有效避免腦癱、智力障礙等后遺癥的發生,而細致的觀察、有效的護理對保證HIE患兒的復蘇治療有其特別重要的意義。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HIE患兒52例,男32例,女20例,根據HIE分類標準,輕度27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
病情觀察:①意識狀態和肌張力:52例HIE患兒均出現意識障礙,輕度腦病患兒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肌張力正常或偏高;如為中度腦病,表現為抑制狀態,有意識障礙,如嗜睡或意識遲鈍,肌張力低下。新生兒驚厥表現形式不一,如新生兒出現頻繁吸吮動作、眨眼動作、眼瞼反復抽動等,結合患兒有窒息史,應考慮患兒出現驚厥,往往提示有中度以上的缺氧缺血性腦病,應及時配合醫生給予止驚治療,并對抽搐次數、持續時間做詳細記錄,為醫生判斷病情提高依據。②生命體征:首先實行心肺監護儀監護,監測呼吸、心跳的節律及頻率,對于病情較重的患兒隨時注意體溫的變化,同時注意顱內壓的變化,若患兒出現前囟緊張或隆起、易激惹、惡心、嘔吐、尖叫、肌張力改變,重者出現呼吸衰竭、瞳孔大小改變或昏迷,提示顱內壓增高,及時給予脫水劑等藥物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③瞳孔:重癥病例會出現瞳孔的改變,常提示腦干損害。觀察瞳孔是否對稱、縮小、擴大及對光反射是否靈敏,做好動態觀察,瞳孔改變一般為縮小-不對稱-對光反射消失相繼出現,爭取盡早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
護理:①氧療的護理:即刻根據需要選擇鼻導管、面罩、頭罩吸氧,在用氧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痰液。我們采用頭罩給氧法,給氧濃度30%~40%,氧流量4~6L/分,用氧時密切觀察患兒缺氧狀況有無改善。吸入氧氣經濕化,以免呼吸道黏膜被干燥氣體所刺激,使給氧達到理想效果。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0%~95%。患兒缺氧癥狀改善后,呼吸平穩,全身皮膚紅潤,可停止氧氣吸入。②呼吸道的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確保氧療的效果,也是搶救HIE患兒成功的重要環節。首先擺好體位,采用平臥位,頭稍后仰,昏迷患兒頭偏向一側,動作要輕柔,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吸痰時操作者戴手套,每次吸痰需要更換吸痰管。對于痰液黏稠者,預先給予霧化吸入,定時更換體位,定時拍背,以利痰液排出。③驚厥的護理: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和緩解驚厥:應用止驚劑;給予腦保護療法;保持安靜;保持患兒舒適體位;發現面部、肢體不規則地節律性抽動、眼球凝視、震顫、尖叫等驚厥先兆,立即處理。④合并顱內出血的護理:對7例合并腦出血患兒給予抬高頭肩15°~30°,禁食,盡量少搬動患兒,使用維生素K、立止血、止血敏等藥物止血,密切觀察神志、面色、呼吸等。⑤保暖的護理:對輕、中度患兒采用保溫箱保溫,根據患兒日齡、體重及體溫及時調整溫箱溫度,病室溫度維持在24~26℃,對于危重患兒采用輻射式新生兒搶救臺進行搶救,便于保暖、病情觀察及搶救。每2小時測體溫1次,保持體溫在正常范圍。⑥營養護理:為使患兒有良好的生活適應過程,給予合理喂養。盡量母乳喂養。一般于24~48小時開奶,病情嚴重者可適當延遲開奶時間,如吸吮吞咽困難,采用鼻飼供給營養,保證了患兒熱量供給。插管時動作輕柔細致,每次鼻飼前檢查鼻飼管是否在胃內以及在咽喉部有無盤曲,喂奶后注入5ml溫開水沖洗胃管。⑦輸液護理:代謝所需能量主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應,窒息缺氧時,腦血流量減少,其代謝障礙,加重了腦細胞的損害。嚴格控制液量與滴速,液量控制在60~80ml/(kg·日),滴速控制在3~5gtt/分之內,采用輸液泵控制滴速,同時注意嚴密觀察。⑧基礎護理: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通風換氣,避免對流風,每天定時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工作人員接觸患兒前后要洗手。嚴格探視,加強口腔護理,經常觀察皮膚皺褶處及口腔、臀部、臍部情況,有利于患兒的恢復。⑨心理護理。早期干預: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對新生兒進行撫觸,能有效促進其生長發育,增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弱應激反應、增強免疫力,提高患兒抗病能力;促進正常睡眠節律的建立,有利于患兒的智力發育;促進患兒的識別能力、運動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的成熟。家屬的心理支持:做好家屬的心理疏導也相當重要。護理時應注意做到,在搶救患兒的同時應重視患兒家屬的心理需求,應迅速、熟練有條不紊地救治患兒,使家屬有安全感。多與家屬交談,主動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提供HIE的有關知識,給予適當的安慰和鼓勵。與患兒父母建立良好的關系,讓父母參與制定康復計劃。
結 果
經過對52例HIE患兒細致觀察、早期發現和精心護理并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隨訪半年治愈47例,治愈率90.38%,留有后遺癥著3例,死亡2例。由此可見,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法是HIE患兒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討 論
HIE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療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關鍵:加強圍產期保健,普及相關知識。產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早期發現胎兒窘迫和母體缺氧狀況,早期給氧,使氧合的母血進入胎盤,經彌散作用,絨毛攝取進入臍動脈,增加胎兒攝取氧量,是預防HIE的有效措施。
預防途徑:①對門診待產婦中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加強宣傳,提高預防意識,發現高危孕婦及時處理,避免早產和手術產;對高危孕娠進行產時胎心監護,及早發現胎兒宮內窘迫并進行處理;產時,當抬頭娩出后,立即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兒復蘇準備工作。②臨床預防,檢出高危人群,針對個體進行危險因素的干預和控制,如給氧、糾正酸中毒、糾正低血糖、控制驚厥、治療腦水腫等。
早期的干預對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HIE可出現顱內出血、腦水腫、代謝性酸中毒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加重腦缺血損害,影響腦功能缺損的恢復,HIE患兒大多死于并發癥,而不是HIE本身,因此,積極預防和及時處理并發癥是挽救患兒生命的重要前提。
HIE患兒需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干預,采取有效的腦保護,建立快速反應系統和完善的HIE康復護理網絡,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正確的診斷、嚴密和有效治療、護理,大大降低了合并癥的發生,明顯提高了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存活率。對提高搶救患兒成功率和提高患兒生命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為HIE患兒搭起一條生命的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 崔焱.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