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該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因此,在低年級教學、生活、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愿意說話、學會說話、善于說話就顯得尤為重要。我依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嘗試,努力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一、親近學生,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育的藝術,首先不在于獲得知識的多少,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低年級學生尤其需要如此。他們猶如初生牛犢,天真無邪,課上課下說話都是爭著搶著,沒有一絲顧慮。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要保護好他們的這種童真,并適時加以鼓勵引導,保護并激發(fā)學生想說、愿說的愿望,從而迫切產生想要學好口語的欲望。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入學不久,年齡較小,對學校環(huán)境及老師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這大大壓抑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有話不敢說。因此,學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辦法,穩(wěn)定學生情緒,與學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導、鼓勵他們把經歷過的喜、怒、哀、樂用語言表達出來,與他們共同分享。在引導學生交際時,我經常說一些“你說得真好!”“謝謝你把快樂帶給了我們大家。”等激勵性的語言。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而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主持人”,教師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只有在這種良好的氛圍里,學生才能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膽地說。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交際熱情
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語文學習材料的興趣。”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維占主要優(yōu)勢,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情境,引起他們的口語交際欲望,激發(fā)他們口語交際的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在教學的時候,我引導孩子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孩子會有很多的發(fā)現。兒童天生具有細致的觀察力,他們不僅關注整體,還比成人更關注細節(jié)。因此,在教低年級學生說話時利用直觀的實物展示,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其表達欲望。
在教學《我喜愛的水果》中,我讓學生帶來了自己愛吃的水果:蘋果、香蕉、芒果、西瓜等等。教學時我讓他們把水果藏進抽屜里,然后用幾句話說說自己帶的水果,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關鍵是要讓別人猜出自己帶了什么水果。看似一個猜謎游戲的情節(jié)設計,立刻讓學生興趣倍增。有個學生說他帶的水果是圓圓的,有人立刻說是蘋果,話音未落就有人反對說西瓜也是圓的,于是我就提醒可以比比水果的大小,那學生立刻會意過來,又補充說,跟皮球差不多大。這回猜西瓜總對了吧!我走過去,看了一眼那水果,提醒他可以再說說水果表皮的顏色或者水果的滋味,于是學生繼續(xù)說到,水果的皮很厚,顏色是黃黃的,果肉酸酸甜甜的。有機靈的學生猜到是柚子。在這樣的導入之后,學生自己就明白了介紹水果要說清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這些要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嘴嘗來實踐。就這樣學生的視覺、味覺、知覺一下被喚醒,很快地進入到交際的情境中。
三、立足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課標對低年級的口語交際教學提出的階段目標是“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意見。”在口語交際中要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這三大能力,首要的條件就是要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起來。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出“交際”的場景,學生才能夠投入,自由表達。
在教學口語交際《我們來討論》時,先用投影投出書上四幅圖。然后組織學生仔細觀察一下,選一張圖講講圖上畫了些什么,要把話說響亮,講清楚。討論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要做一個文明小市民,不僅要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交通知識。組織學生交流一些交通知識。接著最為重要的就是帶學生在上學和放學兩個時間段里,到學校附近馬路上去觀察本校學生及家長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在安全的情況下主動說服或制止不安全行為。兩周后再組織學生討論,提出如何制止不文明行為的建議。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交際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我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觀察要求:早晨從進校門到教室,在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見到了什么?本來,學生每天都要走這段路,并沒覺得有什么可看的。但在我提出要求后,他們開始注意了,大門的校徽、標語、宣傳欄剛勁有力的大字、栩栩如生的圖畫……進了教學樓,梯級里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帶著各種神態(tài)、動作、表情匆匆走進教室的同學……學生觀察后,讓他們在“每天一句話”練習時說出來,學生在實踐中就體會到:這短短的一段路,就有這么多的事物可以觀察,而且都可以選來作說話的內容。學生初步體會到觀察和說話的關系以后,對觀察就有了一定的興趣,我就注意開闊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把眼界放寬,并有的放矢地指導觀察順序。
總之,如能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體現上述特征,通過訓練,培養(yǎng)學生形成基礎的口語交際能力、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tài)度;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那么,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能得到迅速提高,真正實現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讓口語交際煥發(fā)出活力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沙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