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是學生懼怕作文課,厭寫、苦寫,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策略。教師要通過轉變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積累和鼓勵親身實踐這三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發現寫作的奧秘所在,變苦寫為樂寫。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樂寫
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第一大難點,幾乎所有的學生面對每周一次的作文課都感到千頭萬緒,愁腸百結地“憋”出幾行字還是毫無新意、枯燥無味的句子。每一次作文都成了折磨,將學生對語文殘存的一點興趣都消磨殆盡,學生厭寫、苦寫。面對這樣的寫作現狀,很多教師也是萬般無奈,想改變卻力不從心。其實,在經過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后,筆者發現,將學生的苦寫變為樂寫并不難,教師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巧妙引導,每個學生都能妙筆生花。
一、轉變策略,棄“逼”用“引”
一直以來,“作文非逼不能寫也”幾乎成了每個教師的共識,作文課是教師的主宰地,學生必須根據教師的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特定內容、字數的文章,而且中心不可跑偏。迫于壓力,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寫作文,但是任憑他們挖空心思,寫出來的句子永遠都是干巴巴的,絲毫沒有生氣。這樣的作文課上得再多也無裨益,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
然而,筆者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卻是“寫作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立足于這一點,寫作教學便會完全不同。需要,從作文的角度來說,就是學生表達的沖動和欲望。究竟該如何產生這種需要呢?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將作文課分成交流和寫作兩部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一直都將作文課當成談話課、聊天課來上,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師生自選角度、各抒己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傳遞自己的想法,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幫助他們拓寬思路,升華主題。交流后,學生或多或少都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即便真的沒有什么獨立見解也無妨,適當借用別人的觀點,這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并無大礙,反而能夠讓那些作文困難生有東西可寫。有了交流做基礎,教師便能夠輕松引導學生將自己或別人的觀點融合成文,好作文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例如在一次以“春天”為主題的寫作課上,我與學生探討起了春天,開始學生的思維都局限在春天的美景之上,觀點陳舊,鮮有突破,我找準機會將角度一轉:看來大家都很喜歡春天,除了因為它美麗,還有什么原因讓你對春天格外有好感呢?春天和夏秋冬又有什么不同呢?小學生的思維本就異常活躍,聽了我這兩句話,學生紛紛開始轉換角度,有的著眼于四季的變化,有的想到了四季的聯系,對春天的贊美也從美景轉到了它之于人們的實際意義,還有的學生想到了春天的象征意義,話題立刻深刻了,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也高明了很多。筆者相信,經過多次這樣的談話和聊天式的作文課的訓練,每個學生都會發現作文并不難寫,自信地開始樂寫的旅程。
二、集腋成裘,融會貫通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如此。很多學生一到作文課就抓耳撓腮、茫然無措,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咎為詞匯、語言和寫作方法的匱乏。如果找不到恰當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縱使內心有千言萬語也是枉然,作文終是要寫出來給人看的。所以詞匯、語言和表達技巧以及寫作方法的積累很有必要,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后方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新教材是積累作文素材的絕佳資源。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經過專家的嚴格篩選,文章題材豐富,寫作方式各異,用詞準確,而且多半文采斐然,能夠全方位地給學生作文以指導。例如:在學習《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將這篇文章與之前所學過的《月亮灣》和《鳥島》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同樣是寫景,這三篇文章各呈現哪些精彩的詞語和句子?它們的寫作順序一樣嗎?寫作方法又有何區別?學生很快回憶起了之前兩篇文章的精彩片段,而且在我的提示和引導下,學生發現《月亮灣》和《鳥島》分別是按照方位順序和時間順序來寫的,而《臺灣的蝴蝶谷》則運用了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再結合文章內容,學生明白過來:雖然同是寫景,但是文章的主題不同,具有的特點也不同,所以必須根據各自主題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寫作方式。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由閱讀產生了對寫作的思考,豐富了寫作知識。
三、親身實踐,“做”出美文
“實踐出真知”,用在寫作上便是“實踐出作文”。小學生生活經驗匱乏,間接經驗也不足,教師所給的寫作主題可能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由此導致他們無話可說。盡管想象在作文中永遠是被推崇的,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都可以“想”出來,因為想象的來源和根據也是生活,完全的臆想和憑空捏造只能造成作文不合邏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生活當做寫作的支撐,倡導學生“做”出作文。
作文實踐包括學生自主實踐和教師參與實踐兩種。學生自主實踐即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自主地完成作文實踐的過程,例如記一次助人為樂的經歷、給媽媽過母親節等寫作主題都需要學生的自主實踐做支撐,盡管這樣的實踐少了教師的層層導學,卻能夠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同時感受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保障了學生作文的真實性。教師參與實踐便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一起進行實踐。
總之,筆者認為,要引導學生寫出好作文,教師就要改變教法,從多方面巧妙化解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產生對作文的認同感,讓他們不再懼怕和排斥作文,真正將寫作當成一種需要,從心底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以手寫心,作出美文。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后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