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課堂,總是在動態中生成的,在動態中生成概念,在動態中生成式題,在動態中生成問題,在動態中發展智力,在動態中培養能力。
【關鍵詞】動態生成;動態處理;概念;式題;實際問題
動態原理認為,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共同達到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對教材作動態的分析和處理,使固定的教學內容開放活潑、教學的形式新穎有趣,使學生的思維靈活多變,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一、概念教學的動態處理
數學概念是客觀現實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一切教學的研究、成果的表達與應用都離不開數學概念。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必須幫助他們從客觀具體的事物中,抓住核心內容進行抽象,對“靜態”的概念作動態處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全面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
例如:學習平行線。用課件出示《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9頁上面的三幅圖。通過觀察,學生可能會提出第一組直線相交、第二組直線不相交,第三組直線不相交。這時老師問:直線有沒有端點?能否向兩方無限延長?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邊說邊將“直線”延長。這時學生齊聲回答說:“這組直線也相交。”這時老師告訴學生:“只有第二組中的兩條直線不相交,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到這時學生對于平行線意義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產生的疑惑主要有兩點,其一:三組線都是根據上面的圖畫出來的,都不是直線,因此都不平行。其二:生活中有些直線不相交也不平行,如我們握在手中的鋼筆所在的直線與教室內的墻面上某些棱所在的直線,既不相交也不平行。針對上面學生的困惑,我問學生:“上面的線都有端點嗎?沒有端點就是直線,它們就是上面圖中某些線段所在的直線。至于鋼筆所在的直線與教室內的某些棱所在的直線既不相交也不平行,那是因為這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內,我們研究平行線是在同一平面內進行的。”老師完整揭示平行線的概念后,又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平行線的例子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畫平行線。通過上面的解惑、釋疑、討論和動手操作,學生對平行線的內涵有了比較全面、完整的認識,準確形成了平行線的概念。
二、式題教學的動態處理
式題看起來比實際問題簡單,其實不然。學生計算式題的錯誤率往往高的令人驚訝。錯誤主要表現在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沒有很好地掌握。針對這種情況,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由原來的先畫出運算順序的靜態處理變成由一步計算逐漸擴展成三步計算的動態處理,更進一步強調了括號的作用。使學生的混合運算的正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了計算正確、迅速、合理的要求。
三、實際問題的動態處理
教材中無論是圖文題,還是純文字題,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都隱藏在文字敘述之中,由于文字的敘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解答實際問題的難度,學生要正確解答一道題,要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等一系列思維過程。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解答實際問題時便形成了種種差異。時間長了,這種差異演變成了學生解題能力的強弱。為了改變這種實際問題的教學現狀,我對實際問題的教學作了動態處理。
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84頁例3后,課件出示了如下一道題:某小學開展課外活動,美術組有30人,____________________。書法組有多少人?要求學生補充條件使之成為一道分數實際問題。
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讓學生代表發言,經過熱烈的討論,學生分別補充了如下的條件,這些條件是:①書法組人數相當于美術組的_________;②書法組的人數比美術組多_________;③書法組人數比美術組少_________;④書法組人數比美術組的_________少2人;⑤書法組人數比美術組的_________多2人;⑥美術組人數相當于書法組的_________;⑦美術組人數比書法組多_________;⑧美術組人數比書法組少_________……經常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動態處理,演繹出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學生就能掌握分數實際問題的結構特點,熟練地解答分數問題。此外,對分數實際問題的畫圖訓練,通過畫圖,揭示分數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也是動態處理教材的好方法。
此外,還有根據關系句列出關系式;根據條件提出問題;根據問題選擇條件也都是動態處理教材的好方法。
教師教學手段的動態化,要求教師應不斷更新觀念,避免僵化的、一成不變的思想和方法,在實施教學行為時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民主性、活動性、開放性。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運河高等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