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準備活動組織得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傷害事故的預防都有重要的作用,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關鍵詞】體育教學;準備活動;策略
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準備活動是教學的正式內容,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課的質量和效果。(1)它具有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活動肢體、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2)它能活躍課堂氣氛,全面發展身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學習。(3)它使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一方面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使身體得到一般發展。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作為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中學體育教師一般都比較重視,但在實際教學運用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對準備活動的意義缺乏正確定位。
運動生理學理論告訴我們:準備活動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需氧量增加,機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還能使體溫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彈性、伸展性等處于良好的狀態,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和速度以及動作協調性,避免運動損傷。認真做好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主教材的學習乃至整節體育課的任務完成。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不足,有的教師存在輕視或盲目地壓縮其時間的現象。
2.準備活動缺乏年齡段特點,內容單調千篇一律。
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他們愛動,愛思維,愛新穎的事物,中學公式化,一套操,甚至把高級運動員的專門性練習也拿來用。一套基本體操,一個游戲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感到乏味、厭煩。這種毫無區別,毫無特點的準備活動,違反了教學規律和中學生的生理特點。
3.只注重一般性準備活動、忽視專門性準備活動。
許多人認為準備活動就是做個游戲,做幾節基本操。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專門性練習在準備活動中的作用。我們知道,一般性準備活動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關節、韌帶都得到充分的活動。準備活動是為主教材服務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與主要教材有關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統機能得到充分活動。它是在一般性練習基礎上,采用動作性質相似和結構與主教材相類似的專門性練習,這是一般性練習無法替代的。
4.準備活動的組織、編排要有一定創新。
準備活動應該形式新穎,既要有集體形式,同時也適當采用分組進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動有定位,也要有行進間的。在編排上應根據人體機能的生理規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順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由四肢到軀干再到全身。
二、針對體育課中準備活動存在問題,體育教師應采取什么方法解決,我個人以為:
1.準備活動要針對學生上課時的機能狀態,緊密與授課內容相結合。
學生上體育課之前,由于不同班級的不同安排,其身體的機能狀態也可能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上課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準備活動。例如學生的興奮性較低,就應進行一些節奏較快、幅度較大的活動,以提高其興奮性;學生如因某些特殊情況,上課伊始就表現出過高的興奮性,則應根據具體情況,從兩種不同的方法中選用一種:一是進行緩和而有節奏的活動,以使其興奮性轉入正常;二是通過較大強度的活動,誘發周圍神經細胞的抑制。如果學生剛上完課間操,則應突出安排一些專項準備活動;如果學生平時的機能水平較高,準備活動時一般性準備活動的時間相對縮短,適當的進行專門性準備活動與主教材有關的一些模仿、輔助或誘惑性練習,加強各器官與中樞神經系統間的協調聯系,同時使相關的肌群、關節和韌帶都得到充分活動。
2.運動量要適宜,照顧到學生的年齡特征。
運動量過大,學生體力消耗大,影響授課任務的完成;運動量過小,則失去準備活動意義。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氣候條件,都應作為安排準備活動量大小的依據。比如冬季應選擇運動量大一些的內容練習,準備活動時間稍長一些,強度和密度稍大一些;若氣溫高,準備活動時間應短些,以減少能量消耗。準備活動的運動量是否合適,可根據學生的自我感覺和教師的觀察進行分析判斷。一般運動量較小,教材的難度較低,不需要把一般活動與專項準備活動加以區別,最好采用混合式準備活動,有時還可以采用模仿體操和趣味游戲等形式進行。
3.注意準備活動與主教材之間應有合理的間歇時間
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準備活動后的間歇時間,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短跑5分鐘,折返跑2—3分鐘,體操1.5—2分鐘等。同時,準備活動的最后部分內容應與將進行的主教材緊密聯系。對運動中負擔較大的和容易損傷的部分,應特別注意要將身體充分活動開。在主教材的內容變換時,可適當地補充做些專項準備活動。當運動間歇時間較長時,也應在下一練習開始前,再適當做點準備活動。
4.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做準備活動的能力。
體育課的準備活動,一般都是教師帶,學生跟著做,很少考慮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會學生自己做準備活動,意義是很大的。教會學生自己做準備活動,既不會影響授課的主要內容的進行,也不會造成過重的負擔。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自我鍛煉的能力。
高質量的準備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有助于形成鍛煉的習慣,有利于達成學習目標,更可以避免運動損傷。想上好一節成功的體育課并非易事,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探索、完善、使人朝著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