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普遍呈現出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因素。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滯后、教學評價不科學,以及教學空間不夠寬廣等,這些都是構成高中體育教學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優化;過程;提升;成效
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成效、優化教學過程是高中體育教學中極其重要的方面,教師要針對以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開展針對性改進與提高,讓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提升教學成效。
一、針對學習興趣低下問題,要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一是尊重學生。高中生在學習中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教師有時候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在學生的內心能夠產生巨大的反響。因此,教師應當將尊重學生人格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善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尊重,提高學習興趣。二是幫助學生。作為高中體育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在學習訓練上強化對學困生的指導,幫助他們找準關鍵環節,提高訓練成效,在學生遇到成長煩惱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梳理思想,消除外在隱患,營造良好成長環境。三是激勵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一定不要吝惜贊美的詞匯,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發掘學生的進步與閃光之處,予以學生積極的肯定或者表揚,讓學生在體育學習與訓練中增強成功情感體驗,為學生更加投入體育訓練活動激發內生動力。
二、針對教學手段落后問題,要改進手段豐富教學
一是運用多媒體營造氛圍。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力消耗較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激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激烈運動項目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播放舒緩的輕音樂,讓學生伴隨著音樂旋律做一些放松動作,緩解身心疲勞感。二是運用多媒體突破難點。體育技能教學中,許多教師遇到了一個觀察方面的困惑,就是一些疑難動作的教學中,如技巧運動教學,教師的示范動作只是一個瞬間過程,學生要想觀察仔細很困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課件的慢鏡頭播放,幫助學生仔細觀察動作要領,加深印象,提高掌握質效。三是運用多媒體補充信息。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教材內容教學之后,還需要向學生補充一些教學內容,如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明星資料,對學生有幫助的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等,這些方面的補充信息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搜集與演示,豐富教學內容。
三、針對教學推進失衡問題,要因材施教兼顧差異
一是正確對待客觀差異。高中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基礎與能力是不一樣的,高中體育教師不能夠簡單地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兼顧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與能力,因材施教,以個性化的教學要求與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差異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是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面,筆者堅持讓每一名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為學生制定出適應學生體育學習能力或稍高于自身能力的目標,始終讓學生處于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狀態,其中對優秀生要提高要求,對后進生要降低標準,進行差異化處理。三是靈活實施考試考核。在考核要求上,則實施區別對待,將優秀標準作為班級運動技能較強學生的過關門檻,將合格作為學困生的門檻,依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對于有些特殊情況學生,還要進一步降低要求,保證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實現教學目標。
四、針對教學模式單一問題,要活化形式提升效率
一是開展趣味處理。體育訓練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體力消耗大,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特點,讓訓練活動增強趣味性,激發學生訓練興趣,以這種方式轉移學生的疲勞感,深化訓練成效。如將健美操運動訓練改為分組表演,將女子防身術訓練轉變為雙人組對抗表演等,有效激發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效。二是運用競爭手段。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運用競爭手段可以在學生中營造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開展訓練競賽活動,更是可以激發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如在教學球類運動的時候,在一些基本動作的訓練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相互競爭,就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提升訓練成效。三是結合校本課程。改變高中體育教學過程單一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將校本課程中一些涉及到體育方面的部分融合進體育教學活動,如衛生保健知識、健身運動技巧等,都可以在體育教學中穿插進行,豐富教學過程。
五、針對拓展空間狹隘問題,要開展活動鞏固成效
一是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作為載體,建立興趣組織,將這方面有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活動,滿足學生對體育方面的興趣愛好。二是進行特長訓練選拔。針對部分學生的特長,教師要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要加以篩選,尤其是針對部分將要參加對口院校招考的特長學生,要專門組織起來,擬定教學計劃,開展專門訓練,幫助學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三是組織參加競賽活動。教師在遇到校級及以上的各種體育賽事的時候,要組織學生積極報名參加,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獲得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創新,強化教學過程的優化與改進,全面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炮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