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初中到高中,關于鐵的化學知識不是集中地、系統地分布在某冊書的某個章節當中,而是非常分散地穿插在各冊書的不同章節中,現在將它們歸納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與讀者共享。
【關鍵詞】鐵元素;鐵單質;鐵的氧化物;鐵的氫氧化物
一、鐵元素的存在形態
鐵是地殼中含量處于第二位的金屬元素,自然界中的鐵大多以化合態存在,少數以游離態存在于隕石中。
二、鐵單質
(一)物理性質
純凈的鐵是銀白色金屬,它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導電和導熱,密度是7.86g/cm3,熔點是1535℃ ,沸點是2750℃
(二)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①3Fe+2O2 Fe3O4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只能在純氧中燃燒。而鐵粉能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物也為Fe3O4
②2Fe+3Cl2 2FeCl3
做鐵絲在氧氣和氯氣中燃燒的兩個實驗時,都要預先用砂紙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將鐵絲彎成螺旋狀,鐵絲前端要系根火柴。
③Fe+S FeS
該實驗用鐵粉和硫粉混合后放于石英玻璃試管中加熱,效果較好,但要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氨水中。
2.與氧化物的反應
3Fe+4H2O Fe3O4
該實驗用還原性鐵粉與水蒸氣反應,效果較好。
3.與酸的反應
①Fe+2H+=Fe+H2↑(酸為稀鹽酸成稀硫酸)
②Fe+4HNO3(稀) Fe(NO3)+NO↑+2H2O
鐵和鋁一樣,在濃硫酸和濃硝酸中容易鈍化,因此,可以用鐵或鋁制的槽、罐盛運濃硫酸和濃硝酸。
4.與鹽的反應
①Fe+CuSO4=FeSO4+Cu
②Fe+2FeCl3=3FeCl2
反應物中的鹽必須是可溶的
(三)鐵單質的冶煉
1.煉鐵的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煉鐵的設備:煉鐵高爐
3.煉鐵的反應原理:Fe2O3+3CO 2Fe+3CO2
①原料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什么?
②生鐵和鋼有什么區別?寫出“百煉成鋼”的化學方程式。
(四)鐵的電化腐蝕與防護
在鋼鐵內部分布許多鐵的微粒和碳的微粒,當鋼鐵表面潮濕的時候,就形成無數微小的原電池,加速了鋼鐵的腐蝕,這種腐蝕稱為鋼鐵的電化腐蝕,它分為吸氧腐蝕和析氫腐蝕。
1.吸氧腐蝕
負極(Fe)Fe-2e- =Fe2+
正極:2H2O+O2+4e-=4OH-析氫腐蝕
負極(Fe):Fe-2e- =Fe2+
正極:2H+2e-=H2↑
2.鐵生銹的條件:與空氣和水接觸
3.鐵生銹的防護方法
①在輪船外面焊接鋅塊(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
②在鋼鐵表面鍍鋅、錫或鉻
③在鋼鐵表面涂油或刷油漆
④將鋼鐵進行“烤藍”處理
⑤在鋼中加入鉻、鎳等金屬制成不銹鋼
三、鐵的氧化物
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分別是 FeO、Fe2O3、和Fe3O4:其中FeO是一種黑色粉末,它不穩定,在空氣里加熱即迅速被氧化成Fe3O4。Fe3O4是一種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它可用作油漆的顏料等。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俗稱磁性氧化鐵。在其晶體中■顯 +2價,■顯+3價,它的組成可寫成Fe2O3、FeO形式。這三種物質都可用來煉鐵。
四、鐵的氫氧化物
鐵的氫氧化物有兩種,分別是 Fe(OH)2和Fe(OH)3,其中Fe(OH)2是白色沉淀,它不穩定,遇到空氣中的O2容易變成Fe(OH)3,Fe(OH)3是紅褐色沉淀,在制備Fe(OH)2時,要將盛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深入亞鐵鹽的溶液中,不管是制取Fe(OH)2還是制取Fe(OH)3,都必須用可溶性堿與可溶性鹽反應,若有一個難溶的,反應就不能發生。
[練習] ①制備Fe(OH)2的實驗中,能看的什么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Mg(OH)2和FeCl3溶液混合能否反應?
③Fe(OH)3膠體是如何制備的呢?
五、Fe2+和Fe3+的轉化
Fe2+的溶液是淺綠色,Fe3+的溶液是淺黃色的,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具體如下:
1.Fe2+ ■Fe3+
常用氧化劑有氯水、O2、H2O2、HNO3等。
2.Fe2++Cl2=2Fe3+
3.Fe3+■Fe2+
常用的還原劑是 Fe粉和Cu粉,反應如下:
①2Fe3++Fe=3Fe2+
②2Fe3++Cu=2Fe2++Cu2+
[練習]
1.為什么在配制FeCl2溶液時,要加入還原性鐵粉?
2.在配制FeCl3溶液時,為什么要加少量鹽酸?
六、Fe2+和Fe3+檢驗
1.Fe3+的檢驗
①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NaOH,會出現紅褐色沉淀 Fe3++3OH-=Fe(OH)3↓
②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會出現血紅色 Fe3++3SCN-=Fe(SCN)3
③ 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顯紫色。
2.Fe2+的檢驗
①向含Fe2+的溶液中,加入NaOH,會出現白色沉淀,但白色沉淀立即轉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②向含Fe2+溶液中,加入KSCN,無現象,再加入氯水或稀HNO3,立即出現血紅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