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教學的三種誤區進行剖析,提出:創設情境、導入話題,合作探究、展開話題,分組呈現、解讀話題和歸納總結、升華主題的四步教學設計,并根據教學實踐對該板塊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牛津高中英語;板塊教學;教學設計
一、引言
江蘇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由七個板塊構成,其中Welcome to the unit是第一個板塊。教材“該板塊由圖畫或圖表和三個討論題組成,其主要功能是激活學生與單元話題有關的已有知識,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Welcome to the unit 板塊設計理念符合構建主義教學觀,它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參與教學活動,并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學習構建新的知識,逐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二、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教學的誤區
誤區一:忽視該板塊教學,處理時草草了事
筆者在《牛津高中英語》教學中發現,教研組不少老師在處理該板塊時,僅把它作為Reading板塊教學的“導入”環節,時間分配三、四分鐘。他們在教學中或利用該板塊的某幅圖片,或從三個問題中擇一而討論,或選取與話題相關的文本、圖片與視頻來導入閱讀教學。這種忽視該板塊教學的行為,必然難以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達不到熱身的目的。
誤區二:重視該板塊教學,教學時喧賓奪主
教學中,雖有教師十分重視該板塊的處理,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活動,試圖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交流合作。上課時“師生問答”、“小組討論”、“辯論演講”、“采訪面試”齊上陣,再輔以多媒體手段,課堂氛圍貌似“熱熱鬧鬧”,但一課時下來卻沒有達成該板塊的教學目標,甚至由于教師處理不當而造成喧賓奪主、擠占寶貴學時的現象。
誤區三:拘泥于語言形式,無視思維與表達
教學中,有的教師要么對該板塊中出現的生詞大量拓展其用法,要么在師生互動環節過于拘泥于學生輸出語言的形式,即對學生表達中在發音、遣詞、造句上出現的錯誤,隨時打斷、予以糾正,忽視學生英語思維與語意的表達。Chomsky(1959年)認為:兒童最初的語言往往發音不準確,語法不規范,成人往往并不在意,而主要關注孩子要表達的意思。即使去糾正,效果也不明顯,但到了一定年齡,自然就好了。語言教師應從中獲得啟迪。
三、 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的教學設計
教學中,筆者正是基于對以上三種誤區的認識,開始嘗試改進教學設計,重組課堂結構,以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下面筆者試以牛津高中英語M2 Unit3 Amazing people 的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為例,具體介紹教學步驟如下:
1.創設情境、導入話題
課前筆者先播放雅尼的音樂《夜鶯》,然后問學生: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music? 學生立即打開思維。接著,筆者再介紹這個作品背后的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名曲,引出“amazing”這個詞。然后,筆者再巧妙地聯系生活,呈現有關廣州殘亞運開幕式上殘疾人攀登圣火臺點燃圣火的圖片;那一幅幅令人驚異的圖片,自然而然地把課導入到amazing people這個話題上來。
2.合作探究、展開話題
在這個環節,師生通過互動在特定的語境中讓學生理解amazing的詞義,引導學生探討他們心中的amazing people,互享信息?;顒又校瑢W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至六人為宜),從教材上四幅人物圖片中擇一進行探究。探究活動前,老師給出幾個研究問題,如:圖片上的人物是誰?他們對人類有何貢獻?為什么你認為他們了不起?等,幫助學生緊扣主題,充分展開話題。
3.分組呈現、解讀話題
待學生探究活動完成之后,讓各組組長匯報小組探究成果。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難免會遇到困難,但有了這種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后再接受老師的指導,效果肯定比老師直接灌輸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通過組內信息互享,學生會進一步解讀話題,加深理解。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逐漸形成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習慣。
4.歸納總結、升華主題
學生在分組呈現探究成果之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個思考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老師幫助學生們再次理解單元的中心話題;同時,學生在思考和問題回答中對特蕾紗修女、比爾·蓋茨、貝多芬、鄭和等四人的人格品質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效地達成“情感態度”緯度的教學目標,升華了單元主題。
四、 結語
在《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教學時,英語教師除了可以嘗試借鑒上述做法以外,還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結合校情、班情和教師自身教學風格,力圖使教學情景化、交際化。教學設計時,教者可以“通過適當改編,靈活處理教材提供的內容、活動,讓學生感覺活動中的情景是自己熟悉的、甚至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顒铀婕暗降闹R和所要求的語言水平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所談論的話題也是學生感興趣的”。這樣的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體現教材該板塊編排設計的真實意圖,即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思考、探究、交流該單元的中心話題,為其它板塊的學習真正起到熱身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