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理解感悟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形成深厚文化知識,促進語言運用技能生成的有效方法。通過自我質疑閱讀、合作探究解疑、語言表達生成等思維模式來優化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能力,更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轉化生成能力。這樣的三步驟教學模式,更利于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語言學習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生;閱讀教學;運用能力
構建主義教學理論認為,注重培養學習者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鼓勵學習者運用閱讀質疑和探究解疑的方式來閱讀學習,能夠在透徹了解語言素材所表達的主體大意的前提下,更利于幫助學習者形成有效的閱讀學習思維。根據上述理論,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圍繞閱讀疑難,采用多樣化探究解決方式進行優化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激情,還能夠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學習使用能力和語言文化素養。
一、自我質疑閱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帶著問題進入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視野,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化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學生以這樣的方式參與閱讀,一方面,能夠激活他們的語言閱讀學習思維,增強他們的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起到細化文章語言表達內涵的作用,便于學生全面地理解文章。
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閱讀,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語言學習感官,讓學生能夠有效認識和運用文章中的語言表達內容。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全面了解語言文章主體大意的基礎上,從文章題目、表達思想情感等多方面進行閱讀學習。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能夠就自己的閱讀疑難之處,進行質疑,要求學生能夠圍繞閱讀學習的疑難,運用圈重點、劃難點的方法來予以充分體現,并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前后反復閱讀和大膽猜測理解等方法來解決相關疑難問題。
二、合作探究解疑,豐富學生閱讀思維
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疑難,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來予以破解。課堂教學中的團隊運用則是其中最好的方法。通過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疑難問題,一方面,能夠活躍學生的語言閱讀學習思維,便于學生進行使用;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互相了解在學習中各自存在的問題,豐富語言學習思維。
運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更為具體生動,對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起到深化和延伸作用,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除了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閱讀學習過程之外,建議學生充分運用身邊的學習資源載體,通過運用同桌討論,互相學習閱讀思考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思維;閱讀交流,提升閱讀理解感悟的深度和廣度,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成為一種自覺主觀行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動性;另一方面,能夠發揚團隊學習的優勢,增強學生的互相理解感悟能力。像《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 Dying to be thin”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就“Reading A”中的習題來思考:Why do we want to be thin?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就“thin and healthy”來進行綜合思考,鼓勵學生能夠圍繞“How to make us become healthy?”來進行合作探究,深化對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
三、語言表達生成,培養學生反思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反思能力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這種反思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借助語言表達內涵來綜合表達自己所要學習掌握的內容。通過語言綜合表達運用,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語言學習掌握情況,更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反思能力。
圍繞語言的表達生成,可要求學生運用口語表達主題,說出自己的理解感悟;書面表達文章語言細節,深化語言學習運用;運用話題討論,激發閱讀學習豐富的想象思維等都是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方法。這些方法的運用,不僅能夠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反思,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上所述,運用好上述教學三步驟,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語言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引導他們能夠多元化閱讀,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這樣的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儲思源.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三步走[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第10期
[3]劉小瑛.高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第1期
[4]馬艷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年第2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