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語文學科的古典詩歌鑒賞內容得分率相對不高,是廣大語文教師教學與高中生語文學習的一大重點。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教學實際,優化教學著力點與教學過程,進一步提升詩歌鑒賞教學復習成效,提高學生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目的得分率。
【關鍵詞】詩歌鑒賞;復習教學;研究
古典詩歌是漢語言文學中的瑰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思想情感而廣為流傳。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詩歌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對文藝理論運用重視不足,對詩歌鑒賞教育的基礎知識與思維訓練方面存在薄弱環節,這些方面的影響都造成了詩歌復習教學成效的低下。筆者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針對當前詩歌鑒賞復習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進行了探究與分析,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選準教學“切入點”,進一步明確復習教學思路
在高中詩歌鑒賞復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復習教學思路,尤其是要選準切入點,引導整個教學工作向著高效方向發展。首先,教師要潛心研究考點,可以結合各省市近三年的高考語文試卷進行綜合分析,由于詩歌鑒賞的考查范圍與跨度很廣,涉及到詩、詞、曲,跨度從周代到清代,選題范圍較為廣泛,教師應當多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從對詩歌語句的理解、詩歌畫面的想象、表達的技巧、思想情感的表露等考點的研究分析中,提煉教學要點,提升教學針對性。其次,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復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發揮出來,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與合作學習,放手讓學生開展學習,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引導,在提高詩歌鑒賞復習成效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達成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強化對學生的科學記憶指導,引導學生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來進行科學記憶,花最少的時間達到最高的記憶與理解成效。
二、強化領悟“提升點”,進一步夯實詩歌學習基礎
在詩歌復習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著力于考點知識的記憶鞏固,還要注重從詩歌背景、原型意象以及語言風格等方面方面夯實學習基礎,為全面提升復習教學成效奠定堅實基礎。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重現詩歌的背景,讓學生深刻理解與牢固掌握。古人說得好,“誦其詩, 讀其書,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論其世也”,學生要實現對詩歌內容與主題的深刻理解,就必須要對世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作品之中所要體現出來的時代烙印進行全面的了解,不同時代的詩人,其作品之中所反映出來的內涵與情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李白、杜甫與杜牧,分別生活在盛唐時期、盛極轉向衰敗時期以及晚唐時期,他們的作品中就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不注重對詩人所處時代的了解研究,是無法全面領悟作品內涵的。對于詩人個體而言,自己的境遇、仕途等方面不同,也對作品的風格烙上了鮮明的印記,如同為唐代的三位詩人,都寫過有關蟬的詩,正處于官場一帆風順的虞世南寫道:“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具有鮮明的得意之情;駱賓王身陷囹圄,寫道:“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從中可以體悟出患難之感;而李商隱仕途不順則寫道:“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從中可見牢騷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三首詩中都在詠蟬,都運用了托物言志手法,但是自己所處境地、前途不同,所言之志差別很大。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包括詩人的人生發展軌跡,全面提高鑒賞領悟能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掌握原型意象。古典詩歌內涵豐富,許多事物是詩人筆下的常用意向,如柳寓意送別,菊寓意高潔、隱逸,松代表頑強不屈,梅代表高潔、剛強等,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指導點撥,進一步提高學生領悟隱含情感的能力。另外,教師在詩歌鑒賞復習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研究分析詩人的語言特色,如陶淵明的語言特色為平淡自然,王維語言特色的的清新雅致,王昌齡語言特色的雄健激昂等,以此入手,夯實基礎,為學生全面深入掌握詩歌情感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三、拓展能力“拓展點”,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詩歌鑒賞教學中學生的能力建設較為重要,要突出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建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情感啟迪能力。首先,要注重建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古典詩歌鑒賞中,除了要對詩歌背景、詩人情況、意向寓意等知識做到熟悉與掌握,同時要對詩歌的表達技巧、章法布局等方面知識有效掌握,如抒情方式可以范圍直接與間接兩種抒情方式,而其中間接抒情又可以細分為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不同方式,從表現方式上可以細化為象征、反襯、對比、烘托等等,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比喻、擬人、夸張、用典、頂真、互文、借代以及對偶和通感等,只有建構起系統的知識,才能夠全面提高鑒賞能力。其次,要提高學生兩種重要能力。要著力提高學生分類答題能力,詩歌鑒賞主要采取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 分析語言型等不同類型,應當指導學生掌握不同答題的技巧,如分析語言型的答題技巧可以歸納為:以詩歌中關鍵詞揭示語言特色,并選取詩歌之中的語句來對這種語言特色進行詳細分析,并闡述作者在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與主旨,通過技巧的掌握提高答題能力。要著力提高學生詩評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抓住重點環節,立足于教學實際進行創新,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