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高中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促進學校體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質量,進而促進體育場地設施的高效利用,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科學管理;高效利用
2011年8月22日的《陜西日報》載文指出:暑假期間,很多學生渴望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然而,不少人卻因無活動場所而發愁。與此同時,很多中小學校寬闊的操場、球場卻是“鐵將軍”把門,市民與學生只能望門興嘆。記者認為:暑假期間,學校體育設施不該大門緊閉。其實,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對此也深有感觸,我們學校是一所縣城高級中學,校內體育場地設施較好。同樣因為安全管理等諸多問題的思量,也不愿開放體育場地和設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加大了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投資力度,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完善,但是應該如何高效利用這些場地設施呢?
筆者以為:要從管理入手,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促進學校體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讓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高效地為學生、市民服務。
一、規范化管理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
作為學校領導應該高度重視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工作,不僅每年要有專門的經費,更應要求有專人負責管理。從分管領導到具體責任人,要制定一系列具體可行的管理制度,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
1.首先要建立體育場地、設施等的使用制度,要求體育課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學校各類體育場地、設施,在室內上課的要上報原因。在管理中,充分利用各項已有的制度,并嚴格實施各項制度。
2.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使用要有計劃、有記載。每學期開始就應該對本學期的體育活動所用場地設施進行宏觀的計劃,由各體育教師提交個人計劃,再由管理員總結為全校使用計劃。每一次使用后要有詳細記載,以備日后檢查。這樣就可以做到使用有序、檢查有據。
3.管理員要負責在課前檢查、維修、清掃場館及設施。要求做到地面整潔,器材穩固整齊,布置合理。室外場地要做到線明地平,籃球板完好,籃圈柱穩固,球網齊整。每周全面檢查一遍場地設施,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情況。
4.學校對體育場地設施每年要進行維護和維修,要有專門的經費,由管理員負責具體維護和維修的工作安排,同時認真做好進行記載,對使用中違反相關規定,破壞場地設施的行為要進行教育并按價賠償。
二、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對本校學生免費有序開放使用
在平時和節假日,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應對本校的學生免費開放使用。但為了保證安全和有序使用,可以采用建立興趣小組的形式,有計劃地使用各場地設施。只有組成興趣小組,向學校提出使用場地設施的要求,在學校統一的計劃下有序地使用好各種場地設施。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體育俱樂部,在體育教師的專業指導下科學使用場地和設施。俱樂部通過校際聯系等方式舉行聲勢較大的比賽,還可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影響,促進學生和市民對體育的關注。
對于安全問題,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同時還要取得學生家長的協助,共同對學生做好教育指導。另外還可以和保險公司簽訂合同,為活動中發生意外人身傷害者提供保險。這樣可以降低學校開放帶來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風險。
三、在政府相關部門和社區的幫助下,對學校周邊的居民實行適量的開放
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對外開放會產生諸多問題,這需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分工協作,同時也需要學校自己“開動腦筋”,才能真正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
比如我校的體育場地除滿足本校學生的鍛煉需求外,還可以為周邊社區的居民服務。為使場地開放規范有序,學校可以為社區內有體育健身需求的市民發放健身卡,市民可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在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內運動。學校在制訂計劃時應考慮學生和市民不同的使用時間,盡量多照顧學生的使用。
對于前來運動的居民,學校要請社區居民委員會負責監督他們,學校有責任安排專人在節假日值班,做好場地設施的管理工作。同時,管理員對于不遵守學校相關規定的人應及時進行指出,對故意破壞學校體育設施的行為,學校可聯系公安部門進行處罰。但最能發揮體育場地設施效益的還是居民自覺遵守紀律,愛護好場地和設施。
學校在這方面可以做的是:對居民等有計劃合理使用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實行低收費,收費僅用于場地設施的維護和維修,以用學校對管理員和值班人員的補貼。
四、為了高效管理,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場地設施和人員
為了盡量減少管理人員的勞動負擔,提高管理效率,對于上述眾多的記載可采用無紙化電子記錄,在專用的計算機數據庫中存檔。同時有校園的監控錄像作補充,對場地設施中發生的一切均有詳細的記錄。
對于人員的管理,可以采用IC卡或磁卡進行管理。學生證上帶IC卡或磁卡,方便地識別每個在校學生;社區居民辦的健身卡也是IC卡或磁卡,有詳細的個人信息,方便對所有人員的記載和監督。
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對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進行最大范圍的利用,讓學生、周邊居民都可以來運動、健身,這就實現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高效利用目標。但是,這需要學校、管理員、政府部門、社區和居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鋒.《暑假期間學校體育設施不該大門緊閉》,2011年8月22日《陜西日報》
[2]趙立.《關于學校體育場地與器材的斷想》.《體育教學》, 2004.(4)
[3]駱映.《論學校體育資源的社會共享》.《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第8期
[4]孫中高,《高中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與開發研究》,《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 ,2010年第12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明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