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靈感是藝術創作中令人神迷而又無法捉摸的奇異現象。如果我們把創作靈感的觸發比作導火線,那么長期的藝術積累就是埋伏的火藥。靈感的產生也代表人們對事物發展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具有突發性、偶然性、短暫性、獨創性、非自覺性和亢奮性等特點。靈感可以使創作的作品達到巔峰,這是很多藝術家都追求和向往的。
關鍵詞:靈感 藝術家 藝術創作
概述
在人們藝術創作等創造性活動中,捕捉靈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藝術創作過程中的靈感,其實是藝術工作者繼苦苦思索無果之后,因外部條件觸發或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在大腦中突然產生的新想法。靈感,是由人的激情和智慧混合組成的。或者說,靈感,是由人的創作激情和藝術水平相互激發而成的。也就是說,靈感,是人的創作激情和藝術水平共同處于高度的激發狀態。
一、什么是靈感
靈感,是人們在藝術構思探索過程中由于某種機緣的啟發,而突然出現的豁然開朗、精神亢奮,取得突破的一種心理現象。靈感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創造,然而它的產生卻是突然而來、倏然而去,并不為人們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暫性、亢奮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靈感,是人的認知器官和情感器官共同作用產生出的一種特殊的綜合行為現象。人在艱苦的思考中,由突然的驚喜發現所產生的沖擊性的特殊好感,和突然的駕馭成功所產生的浪潮般的特殊好感,在一個時間段內,洶涌地激發起人的高漲情緒和旺盛精力以投入進一步思考。這種現象,就是靈感現象。貝多芬曾講過“你問我的樂思從哪里來的嗎?這我不能確切的告訴你,它們不請自來,像似間接地、又像直接的出現。我在大自然懷抱里,在林中學習時,在夜的寂靜中捕捉它們。清早起來,心情振奮,這種心情詩人用文字表達,而在我這里就轉化為聲音,發出響聲,喧鬧、狂吼,知道以樂譜的形式出現在我面前。”
二、藝術創作靈感的來源
第一、藝術靈感來源于不斷思索和感悟,可以這樣說,靈感來自與人的不斷思索和人生苦修,是頓悟而得,這也是靈感啟示下的藝術創作過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驀然”間的獲得,必須是經由“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艱苦過程。有了這種艱苦過程的磨練,才有那“驀然”間的驚奇與喜悅。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意識到靈感會在何時產生,但我們的意識卻提供了靈感出現的可能性,任何一種靈感都是創作主體在思索、探求中的頓悟實現,創作主體越是思索的多,感悟的多,表達欲望的程度愈強,就會愈逼近靈感出現的境界。第二、藝術創作靈感來源于生活積累藝術靈感是審美意象的瞬間生成。藝術家在生活中總是細于觀察、敏于感受、善于體驗、勤于思考,隨時隨地或有意無意地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放入自己的意識倉庫。這樣,在這一“靈感”突發的瞬間,其實凝結了藝術創作和對生活中信息的積累,是靈感產生的一種強大的動力和準備條件。第三、藝術創作靈感還來源于采風采風也是藝術創作中靈感的重要產生來源,也是現代藝術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教學形式,很多藝術工作者都是通過采風形式,以求得藝術創作中的靈感。著名作曲家鄭秋楓曾創作《我愛你,中國》等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盡管現已七十二歲高齡,但他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他認為,他多年來的創作激情和藝術靈感,全都是來源于采風,來源于生活。難怪在欣賞他創作的音樂時,就像在欣賞一幅綿延不盡、飽含韻味的山水畫。
三、如何才能擁有藝術創作的靈感
靈感的爆發并非從天而降,而需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在長期的學習積累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第一,藝術家大腦神經系統中要儲存豐富的生活信息、文化知識信息和專業知識信息。掌握生活信息和知識信息越豐富,就會爆發更多的藝術靈感。第二,藝術家要具有比較鞏固的藝術心理定勢。具有優化的藝術心理定勢,勢必影響到藝術家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因而也就會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地影響著藝術靈感的內容的確定引發的可能性。第三,藝術家還要具備一定的創作經驗和藝術思維能力。一個從未學過繪畫或根本不具備繪畫能力的人,根本不可能獲取繪畫的靈感。靈感產生所必備的這幾個條件是相互為用、互相協作的有機統一體,哪一個方面薄弱都會影響到靈感的產生。但是,要創造這些條件,需要長期艱辛的勞動,守株待兔式地等待靈感的降臨肯定一無所獲。黑格爾說:“最大的天才盡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仰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
四、結語
靈感作為一種寶貴的創新資源,是藝術和科技活動等的活力源泉。靈感的到來并不神秘,是長期艱苦學習、實踐、積累、思考的結果,是對無意識等心理活動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必然產物。它從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就會產生,但它又經常在我們頭腦中閃現,大千世界可以觸發各式各樣的靈感,而獲得靈感并使之轉化實現為藝術品的,只能屬于勤奮探索、富有藝術素養和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們。
參考文獻:
[1]藝術概論[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