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席卷了我過社會的各個層面,是我國人民生活、社會發展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傳媒業,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國傳媒的傳統傳播方式以及發展狀態,使我國的傳播媒體各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商業化的傾向,也由此催生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新聞娛樂化的潮流。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娛樂新聞在我國新聞事業中異軍突起,使新聞報道開始呈現出娛樂化的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娛樂和新聞開始在某種程度上結合,交織和滲透。
在我國,媒介承擔著喉舌功能,卻是依靠市場生存的,這決定了媒介的娛樂狂歡的不自覺定位。通過媒介傳播內容管理的制度完善以及媒介運作中的相關機制的改善對把握好新聞娛樂化的“度”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宏觀調控新聞功能,完善新聞價值體系
新聞功能是一個價值體系。當前我國是處在一個數字化、工業化合傳統農業發展的并存的狀態下。這這種多元化的社會狀態下,新聞也應該是多元的,這樣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對于國家來說,要調控新聞不同功能的發揮,對于弱勢的群體,應給予制度上的傾斜,如經費寬容等,以保證其影響力,確保整個新聞內容的均衡發展以及功能的完善。同時規范新聞媒體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媒體的健康發展。
第二、媒體管理制度創新,防止娛樂化向低俗化發展
首先,應進行用人制度的創新和改良,確保高素質的新聞從業隊伍。這是根本的提升新聞質量的有效措施。新聞工作者要嚴格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和新聞基本規律,提高精品意識,加強新聞的深入報道,積極引導受眾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思考。其次,應進行新聞傳播質量管理制度的創新。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監控隊伍和低俗化監控的機制,鼓勵受眾對低俗化報道的指出,將低俗化投訴指數引入新聞部門業績考核,以及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業績考核的一個方面,這樣就將低俗化作為一個新聞報道的紅線在新聞行業中得以樹立,使得新聞作為有價值的事實信息這一最基本要求得以堅守,確保新聞娛樂化適度的發揮其積極作用。
第三、適宜、適量和適度
1.適宜性
新聞報道針對國家政策方針、國計民生、一些災難等等一些嚴肅的新聞事實是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文主義關懷,而這些是不能拿來娛樂的,在一些嚴肅問題的報道上,比如教育、交通等涉及到公共事務方面的問題以及國際大事等,新聞媒體的首要功能是要報道事實,提供精準的信息,承擔媒體自身應有的社會責任和相應的人文主義關懷。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國內新聞報道的重點聚焦在政府指導抗震救災的新聞事件上;聚焦在抗震救災中眾多的感動國人的英雄事跡上;聚焦災害在的困難群眾以及各方同胞的支援上。同時,為人們提供第一時間的災情報道以及災區現狀,全國形成一種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心系災區的社會氛圍,這起到了巨大的新聞宣傳作用,可以看出新聞媒體在這次新聞報道中所承擔的人道主義關懷和相應的社會責任是值得肯定以及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2.適量性
在新聞節目中,如果娛樂化的新聞報道在數量上超過嚴肅新聞的數量,勢必會削弱新聞媒體監測環境、影響輿論的社會功能,從而加強了受眾浮躁的心態,在這個虛擬的新聞娛樂環境下,新聞媒體和新聞的受眾選擇或者接受新聞的思考方式也會被扭曲,即從娛樂化的視角去看待新聞。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是一檔“濃縮報道,探知社會最新動態”的新聞節目,將重點放在解讀全球重要報刊頭條新聞及主要社論上。節目主要信息集中在“天天頭條”“天天兩岸行”“天天焦點”三個板塊,主要傳播國內外、兩岸三地的重要新聞信息,同時在節目中會時而穿插一些對于一些國家元首的隱私揭露以及一些娛樂化色彩濃厚的新聞報道形式,但這種具有鮮明娛樂化色彩的新聞的穿插,所占比例并不大,在不影響受眾接受重要新聞信息的基礎上,還起到了放松受眾接受新聞的緊張程度的作用。這種穿插是十分恰當的,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3.適度性
主要是指處理硬新聞軟化問題的度。新聞報道借助娛樂化的包裝,適當增加了新聞的故事性、情節性以及人情味,刺激了受眾的接受興趣。但是,另一方面則顯示,如果新聞的娛樂化功能被過度強化,那么新聞娛樂化則呈現出“失度”以及真實性丟失的現象,導致新聞、娛樂的錯位。因此在防止這種現象發生上要注意:第一,嚴格遵守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上,挖掘受眾的關注點,把握受眾欲知、應知、樂知而又不知的新聞事件,從而吸引受眾,不要一味的討好受眾。如中央二套的《全球資訊榜》節目采取分類排行榜的方式將每天發生的重大新聞呈現在人們面前,同時,將每天好看、有趣、輕松的新聞穿插在各個排行榜中帶給受眾,這就是在堅持新聞真實權威原則下,適度的將一些硬新聞軟化而又不低俗化,從而取得良好收效的成功范例。第二,社會責任心。媒體在滿足受眾娛樂化心理要求的同時,更要遵守高尚的趣味引導責任,正確引導社會的文化氛圍。第三,將品味融入到個性之中。一個節目要有自身的個性以形成其獨特的品牌效應,同時在追求個性的同時,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品味,防止陷入媚俗的誤區。
新聞娛樂化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出現并且持續升溫已經不是偶然的現象了。我們應該注意到,新聞娛樂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促進新聞傳播形式的創新,改變傳統新聞說教以及生硬的播報形式,同時,促進新聞媒體重視受眾以及改善與受眾的互動性,拉近了新聞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從而增加了新聞的有效傳播,以及擴大了受眾吸收新聞的空間;另一方面,新聞娛樂化一旦過度,就可能形成新聞泛娛樂化、低俗化的傾向,從而造成受眾對于新聞媒體的信任度下降,受眾思想的簡單化,這將可能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新聞傳播的娛樂化,如何把握新聞娛樂化的“度”就成為探討新聞新傳播方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