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正在開展由\"應試教育\"向民族語言素質教育轉變的教育改革。因此,民族語言素質教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更是高職院校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分析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含義、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意義、職業教育中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重要性四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民族語言 素質教育 職業教育 教育改革
當前,我國正在開展由“應試教育”向民族語言素質教育轉變的教育改革。因此,民族語言素質教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更是高職院校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但是當前一些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理論知識并不清晰。本文著重分析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含義、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意義、職業教育中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含義
要知道什么是民族語言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明確民族語言素質的含義,民族語言素質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概念是生理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民族語言素質概念,即“遺傳民族語言素質”。《辭海》寫道:“民族語言素質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但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和發展水平。”這是關于狹義民族語言素質的典型解釋。廣義的民族語言素質指的是教育學意義上的民族語言素質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民族語言素質、智力民族語言素質、身體民族語言素質、審美民族語言素質、勞動技能民族語言素質等。”民族語言素質教育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指的是廣義民族語言素質。
民族語言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綜合民族語言素質作為重要內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實質就是一種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文精神養成和提高,重視學生人格精神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視使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學生身上存在的最讓用人單位頭疼的問題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負責任,這就讓就業市場形成了一種明顯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業卻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二、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意義
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意義就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綜合民族語言素質,而以往所說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多是側重于政治民族語言素質和專業民族語言素質,即所謂的“又紅又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語言素質的其它方面,如學生的人格精神,個性發展,生活品味,道德修養及審美情趣的培育。
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品德高尚,身體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人才。實踐證明:民族語言素質教育能更好促進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能力。能更好促進受教育者終身發展的需要。能更好地發現和培養各個領域撥尖人才。
三、職業教育中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特殊性
從職業教育的方面看,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職業教育來說,有其自身的特點,與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這種特殊性,集中體現在職業教育所培養人才的“應用型”上,即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具備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適應地區、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實際要求。由此,這也就決定了職業教育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也必須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民族語言素質”的養成和提高作為民族語言素質教育的實質和核心。
“能力民族語言素質”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來講,應包括:專業技術操作能力、管理決策能力、實際工作組織能力、信息收集傳遞能力、科學研究創新能力、協調人際關系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等。這不僅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也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因此,職業教育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要特別注重對專業技術的把握、實際操作能力、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這樣,才能使職業教育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具有針對性,以充分顯示其特色。
四、民族語言素質教育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把民族語言素質教育提升到了高職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職業院校在培養高民族語言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能忽視對勞動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員的培養,必須注重提高勞動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民族語言素質。勞動者是知識、技術的載體,他們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越多,創新能力越強,其生產的能力也就越強。所以在現代社會,勞動者的民族語言素質,特別是勞動者的科技文化民族語言素質,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狀況的決定因素。比如美國、德國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對職業技術教育相當重視,勞動者的民族語言素質已達到了相當高的層次。我國與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強調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勞動者民族語言素質,把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我國國民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總之,重視和提高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既是歷史發展的需求和市場的選擇,又關系著職業院校的聲譽和前途,更是職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職教中的民族語言素質教育,需要職教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