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動漫蓬勃發展,中國動漫的發展幾乎是停滯不前,針對中國動漫的發展現狀和中國動漫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國動漫的出路,中國動漫應該改進觀念,創作有中國特色的品牌,發展中國動漫的關鍵是國家的支持和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中國動漫 現狀 問題 發展出路
一、中國動漫的發展現狀
中國動畫早期的發展還是挺好的、。從1926年《大鬧畫室》誕生至今,中國動畫已經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中國早期動畫片在海內外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在國際上多次獲得動畫電影大獎,是中國動畫片出現了興盛了局面。中國早期的動畫片有很多優秀作品,有萬氏兄弟1941年編導拍攝的世界上第四部大型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新中國成立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60年拍攝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1961年—1964年制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1979年拍攝的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1983年拍攝的水墨風格的剪紙動畫《鷸蚌相爭》,等等。
這些動畫片影響了好幾代人,是當時世界動畫電影的領導者。而當時歐美國家的動畫片剛剛起步,日本的動畫還沒開始發展。甚至日本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蟲走上動畫之路就是因為1943年在電影院看了一部中國動畫電影—《鐵扇公主》才立志從事這項事業的。而日本另一位動畫風云人物宮崎俊又是受到了手冢治蟲的影響才走上動畫創作這條路。這些早期動畫作品視覺語言形式如傳統工筆白描法、工筆重彩、剪紙形式、水墨畫形式等,動畫作品的形式可謂是千變萬化。早期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哪吒鬧海》就是采用中國傳統工筆重彩和渲染手法, 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績。早期動畫的原創性和繁榮, 一度在國際上被稱贊——開創 了“ 中國動畫學派”
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歐美和日本動畫繁榮發展的時候,中國動畫的發展幾乎是停滯不前的。從創意上來說,中國動畫的選材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拍來拍去都是在改編自中國的著作經典,沒有想象力,沒有新意;從技術上來說中國動畫技術拼命吸取國外的3D技術,沒有自己的特色,就算是二維動畫如喜洋洋和灰太狼除了最要的人物在動其他的都只是布景都很死板。可以說中國動畫還沒有找到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二、中國動漫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動畫片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首先,劇情太簡單,手法單調,只有娛樂性缺乏趣味性,正如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副院長石民勇教授認為的那樣,“這種落后首要的是劇本的故事內容差,年齡稍大點的看著覺得特別假,既沒有體現出民族特色也沒有讓人親近的價值觀,導致了小孩不愛看,大人不屑看。”第二,動漫人才的缺乏。首先是創意人才嚴重不足,中國動漫作者整體年齡偏低,文化積淀有限,理解能力有限,盡管繪畫基礎不錯,但很少有真正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深厚感情的能力,創作人才的缺乏直接導致中國動漫的原創性大打折扣。第三,國家政策,國家為了扶持中國動畫,限制國外動畫的播出量,過度的“行政溺愛”對民族產業的發展一點好處都沒有,在全球化的時代,任何民族文化、民族產業,都只能在競爭中存活和發展,中國動畫也不例外。各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動漫產業的發展,使全國興起一股創辦“動漫基地”的熱潮。這些政策雖說明了國家對動漫產業的重視,但是各地方沒有形成統一的戰略眼光,盲目單干的后果就是難以形成優勢力量推出精品與日本抗衡。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動漫就很難走出困境。
三、中國動漫的出路
1、中國動漫要改進觀念,創作有中國特色的品牌
要發展中國的動漫事業,首先必須解決觀念問題,要正確認識動漫,注重趣味性和生動性,動漫創作上要解放思想打破舊觀念的禁錮。
第一、題材方面要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科幻、友情、愛情、體育、戰爭、以及現中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等都可以表現,讓人產生真實感和興趣。我們取材的時候不僅要利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資源,同時也應該把國外的民間傳說、人物故事納入我們的視野,如《花木蘭》是美國派出名氣的,日本拍了無數個版本的孫悟空,早期的日本少女漫畫代表作《凡爾賽的玫瑰》取材于法國大革命,這些都被作為動漫的原創精品受到推崇,而且使他們更容易打開國外的市場,強調動漫的原創性不等于故事必須發生在中國。
第二、觀眾定位需要多樣化,在中國提到動畫很多人就認為是幼稚的,給小孩看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動畫定位單一,只面向一個受眾群,因此觀眾的定位應該多樣化。要改變現在的狀態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受眾的不同特點來制作動漫作品。例如根據不同年齡的觀眾定位作品,如兒童動漫、少年動漫、成人動漫;根據觀眾的不同喜好定位作品 ,如少女動漫、推理動漫、都市愛情動漫、科幻動漫等,或者根據不同閱歷的觀眾來定位作品,總而言之制作出的動漫作品既要有思想深度又要淺顯易懂,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
再次,要堅持原創,原創并不僅僅指的是保留傳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語言形式、技術手段和創作思維。例如中國電影局選送到東京電影節參賽的短片《源》和《覓》,這兩部影片使用三維全數字電腦制作的水墨動畫,畫風唯美,立體起來的水墨畫,是從前無法想象的,這也表明將中國的民族性畫風融入動漫中,并與新技術結合將會給中國動漫注入新的生命力。要勇于嘗試將新技術與民族特色融合,注入時代感和人文精神,善于學習國外動漫作品中的精華部分用于我國本土動漫的創作。
第四、要注重創新,在動漫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形式是我們還沒有發掘出來的,中國的文化博大精神再加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經驗,開拓思維,不斷開發出更多的藝術形式。曾經風靡世界的優秀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巴黎的《世界報》曾經這樣介紹:“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有事迪士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即他完美的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大鬧天宮》正是因為以本國傳統文化為故事框架,傳遞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本質,包含豐富的中國元素,最終得到觀眾的認同,并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
四、發展中國動漫的關鍵是國家的支持和人才的培養。
曾經中國的動漫《哪咤腦海》《牧童》給在國際上帶來的震撼毫不亞于當今的《阿凡達》的3D技術的驚人程度,但是中國動漫如果要繼續成長,就需要改變,要轉變觀眾定位,不再將動漫只設計成面向兒童的幼稚產物,也要改變廣電總局所謂的動漫保護主義,讓中國動漫在國際化的大浪潮中既能保留自我特色,又能迎合廣大的觀眾需求。
目前,在中國各地都在創立動漫基地,舉辦各種動漫節,這些都是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由于動漫產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動漫產業的發展必須遵循其規律,動漫的制作成本高昂,國家資金短缺,而各地方的政府沒有形成統一的戰略戰線,這使得中國的動漫沒有出現精品走向世界。所以國家可以通過舉辦動漫大賽,選撥優秀的動漫團隊,給予最大的資金支持,允許這一部分先鋒動畫走上前沿。培養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發展動漫原創產業,人才是關鍵。為此,我們必須建立規范的動漫人才培養機構 ,培養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應該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漫畫人才的培養,日本“漫畫之王”千葉徹彌認為“中日兩國的漫畫家如果單純從話機上來說是沒有太大差距的,而最大的差距在于情結的構思。”目前中國的漫畫從業者知識積累不夠,漫畫所涉及的歷史,建筑、宗教、服裝、美學等知識素養太少,有些從業者對漫畫沒有感情,頂多就是把漫畫當成一種職業,還有一些因為本身思想修養有限,無法在動畫中投入深厚的感情,如果你做出來漫畫連自己都打動不了,怎么去打動別人呢?只有有感情投入的動漫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續不斷的傳承下去,其次發展動漫產業我們只有原創漫畫人才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動漫需要融入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在培養漫畫人才的同時,也要大力的培養技術和藝術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第三,優秀的導演,制片人和聲優對一部電影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當前為突破動畫發展瓶頸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同時兼任原畫和監督,他對日本動漫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普通動漫培訓學校到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開辦漫畫大賽,發覺原創人才,保證有一大批有素質的原創漫畫人才,有優秀的技術人員,有優秀的動漫導演、制片人和聲優,中國動漫的發展才有不竭的動力。
五、總結
中國動漫發展到今天,始終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動漫發展的道路。正是缺失了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及對民族性的真正把握,在當代中國動漫發展的困境中,我們應該站在時代的高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注重動畫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動漫應該借鑒歐美、日本成功的經驗并結合中國的現狀,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國的動漫一定會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并將自己的動漫文化成功推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陳強.日本動漫在中國大陸傳播分析.現代傳播,2006
[2]郭虹.對中國動漫落后現狀分析.探索與爭鳴,2002
[3]劉建.印畫傳奇-當代日本卡通縱覽[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