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
作為拉美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墨西哥最近幾年經濟發展迅猛。以2010年為例,墨西哥當年經濟增長率為5.5%,其中汽車產品的增長率更是高達50%,成為該國增長最快的經濟領域。作為一個中等經濟體,墨西哥的優勢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是全世界進入美國市場的獨特平臺;其次,墨西哥擁有超過1.12億的人口和大約4700萬的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的年齡平均為26.7歲,65歲以上的人口僅占總數的6.2%,這意味著大量優質的勞動力資源和巨大的市場需求。
哥倫比亞
據世界銀行《2010年經商雜志》對181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評比,哥倫比亞成為拉美地區最適宜經商的國家,并連續四年位居全球改革力度最大的國家前十位。在過去的10年里,哥倫比亞股市的平均年報酬率高達34.5%,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投資者眼中,哥倫比亞的優勢至少有三個方面:首先,與“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一樣,哥倫比亞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金、銀、銅、煤、石油和天然氣等應有盡有;其次,哥倫比亞對外資非常開放,外國石油公司可不受限制地在哥進行投資。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人口約為1.5億,是非洲的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擁有已探明石油儲量在全世界居第十位。巨額的石油收益創造了具有強大消費能力的富有階層和正在上升的中產階級。在過去的5年里,尼日利亞以經濟年平均增長率4%以上的驕人成績,領跑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盡管尼日利亞的人均收入不足2000美元,遠遠低于南非的水平,但因其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快速的經濟增長、豐富的能源儲備,使得尼日利亞無可爭議地成為非洲的“今日之星”。
南非
南非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2010年經濟增長率僅為2.8%。然而從長期來看,投資者依然認為南非將會是世界經濟未來的重要增長點之一。這首先因為南非礦藏資源非常豐富,除石油外,在南非已探明和開采的礦產資源多達70余種。其次,南非擁有世界上密集程度排名第十的高速公路網和非洲大陸最高效的港口網絡。最后,南非幾乎沒有投資壁壘,商業領域全部對投資者開放,除了減免關稅、降低關稅之外,南非國內各省還提供各種投資獎勵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減少土地和房屋租金等。
土耳其
從經濟總量上看,土耳其稱得上是經濟大國,2010年全年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折合美元為7358.28億,同比增長8.9%,為世界第15大國內生產總值經濟體。一些經濟機構如美林證券、世界銀行將土耳其定義為新興市場國家。土耳其官方給出了自認為十大頗具前景的理由是:成功的經濟發展、合格的勞動力、基礎設施、歐洲的能源通道和樞鈕、從1996年起與歐盟建立關稅同盟、巨大的國內市場、人口、自由且積極改良的投資環境、位于中心地帶、低稅收和激勵措施。
越南
越南擁有8000多萬人口,65歲以上人口只占5.6%,勞動力人數占總人口的60%,平均年齡只有24.5歲。全國識字率已經達到了94%,大多數完成高中教育。以此為基礎,近十年來該國經濟增長勢頭極為強勁,GDP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5%以上,越南也因此被稱作是亞洲最有前途的新興經濟體。然而并不是所有投資者都看好越南,因為該國正面臨通貨膨脹加劇、貿易赤字日益增加、貨幣疲軟以及外匯儲備下降等問題。越南能否成為新興投資市場將取決于其經濟的穩定性。
印度尼西亞
2010年,印尼GDP增長率達到6.1%,在G20國家中經濟增長速度僅次于中國和印度。印尼之所以能夠實現較高水平的可持續增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利用外國投資的持續增加。從地理上看,印尼是東西方海上交通的關口。除此之外,該國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棕櫚油、銅、木材和大宗商品,這些商品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量需求。另據了解,印尼人口超過2.4億,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可為外商投資提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