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四年的準備,由奇瑞與以色列集團各占50%組建的合資企業觀致(Qoros)汽車有限公司于12月28日宣布將在2013年在中國和歐洲推出首款轎#8202;車。
由于奇瑞之前有過打造高端品牌失敗的慘痛經歷,此番希望新的高端品牌能夠盡可能擺脫與奇瑞的一切關聯,因此將品牌名稱由之前的奇瑞量子改為觀致,希望盡力以獨立新品牌形象示人。
除了觀致汽車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謙來自奇瑞,其他所有人員都是全球公開招募。
此外,觀致的車型也將主打中級車,研發和設計也完全跟奇瑞無關。觀致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謙告訴《環球企業家》:“第一款產品將是緊湊型轎車,它的競爭車型為豐田卡羅拉和大眾速騰。”隨后將推出掀背式轎車和SUV,這些車型的平臺將由麥格納斯太爾開發。
郭謙告訴記者,觀致的資源也不會和奇瑞重疊:“2013到2014年將有3款車型上市,這些產品將按歐洲標準開發,將在中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上市,95%的供應商是世界一級供應商。”除麥格納斯太爾外,其它供應商還包括天合汽車、大陸公司、博世公司和法雷奧等。
另外,將總部和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的觀致汽車還在江蘇常熟設下年產能為15萬輛的工廠,而國有企業奇瑞的總部則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看起來也完全獨立。
然而,這樣的嫡親血脈關系卻很難被無視,就像一個顯赫的兒子即便更改了姓氏,也永遠不可能和貧寒的父親劃清界限。
在周一的媒體見面會上,觀致董事長郭謙向記者透露,公司的首款轎車將與奇瑞目前的車型共享發動機平臺。但郭謙稱發動機是由跨國發動機設計公司AVL開發,而不是由奇瑞自主研發。這一點已經對觀致品牌日后在市場上被消費者的認可度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推出瑞麒和威麟兩年后,奇瑞此番再闖高端陣營,依然選擇了一條新品牌的路徑,只是這次給外界的信號是:“觀致跟奇瑞沒關系”。
三十年來,中國汽車業為了換取汽車研發制造技術和管理經驗,選定了與跨國大汽車公司合資“以市場換技術”的模式,而奇瑞的合資對象以色列集團并非汽車企業,而是一家以物流、航運、新能源、生物科技等為主業的企業集團,它既沒有汽車技術、更沒有汽車品牌,有的只是資金。
雖然憑借外方合資伙伴以色列集團較為雄厚的資金支撐,觀致汽車以高薪從跨國車企吸引各路高管人才組建了一個超級明星陣容。如副董事長石清仁,德國籍,曾擔任北美大眾汽車執行副總裁、德國大眾汽車高層領導;觀致汽車首席設計師何歌特曾擔任寶馬MINI的設計總監。今后兩年內,員工人數也擬從目前的300人增加到1500人。并且能夠從頂級全球供應商處采購零部件。
但是這些讓觀致的成本也大為增加。業內人士預測,觀致汽車的未來總投資可能超過200多億元,用于觀致汽車的品牌運營、高管薪酬及生產成本等,34億元的注冊資金根本滿足不了觀致汽車的發展需#8202;要。
悖論之處在于,中國的汽車黃金期只剩下五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就無法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打開局面。現代、本田等老牌日韓汽車企業,都還在高端化的路上爬行,奇瑞憑什么就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