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了解社會,了解生活,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實現。在關注社會的眾多方式中,新聞傳播無疑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它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文字信息,更多的是人的思想的改變。任何一種媒體要一直持續發展下去,需要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條件,更多的是媒體人內心的那份執著和堅定。
本期我們約訪了《農家女》雜志創辦人、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中國婦女報》副總編謝麗華女士。她曾先后榮獲“國際女能人獎”,“英國婦女出版創新獎”,“全國科普工作者先進個人”,“全國婦聯和中直機關優秀黨員”,并兩次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采訪等等。雖然獲得的獎項不計其數,但最讓謝麗華驕傲和自豪的,應該是創辦了中國唯一一本面向農村婦女的月刊——《農家女》。謝麗華說她曾在自己博客上寫過一句話:如果說這一輩子還算做了一件對國家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情的話,我覺得我是做了“農家女”。
為農村女性搭建展示新時代農家女新風貌的一個平臺,是謝麗華一直在做的。迄今為止,農家女創刊已經有18年的歷程。在和謝麗華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在創刊時她們也曾困難重重。謝麗華女士是軍人出身,正是軍人所具有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支撐著她將農家女事業堅持下來。其實,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也是我們每個媒體人所應該具有的。在談話中,謝麗華對農村婦女有這樣的評價,她說農村婦女是一座沒有被開采的礦山,這個群體被埋沒的太久,但一旦被開發出來,她們就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不但能改變自己,也能用自己的光和熱,去照亮別人溫暖別人。盡管農村傳媒市場有所發展,媒體與農民還是存在現實和心理上的“鴻溝”,農傳播存在著結構和功能上的失衡,所以,在以后的發展中傳媒要更好地為農村服務。
在感動于謝女士堅強、執著、奮斗不已的精神的同時,我們也感謝有《農家女》雜志這個平臺,是它讓我們了解到了農家女的心聲。同時,通過媒體來傳遞媒體人的風采,也是我們“前沿訪談”欄目一直所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