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數字化期刊在期刊文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傳統期刊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固有的出版規則,有嚴格的編審制度,系統性強,質量可靠。兩者都是當前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信息資源,只有充分認識到兩者的優勢和共性,揚長避短,科技期刊才會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體現其應有的價值。
關鍵詞: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傳統出版
中圖分類號:G2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11-0105-02
數字期刊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短短30年的時間里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迅速普及而成為大眾傳播和個人通信的一種重要媒體,數字期刊也大大加快了前進的步伐[1]。近年來,數字期刊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的勃興而迅猛發展起來,吸引著眾多用戶,越來越有將傳統出版取代之勢。而當我們深入研究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兩者之間的關系時卻發現,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不是對立的,數字出版其實只是傳統出版的延伸,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在媒介層面的發展[2]。
一、數字出版的特點
數字出版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迅速發展起來并為大眾所熟悉的,但對它引起高度重視卻主要起因于它對傳統出版產生的巨大影響,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究竟是一種什么關系,數字出版的發展是否會導致傳統出版的消亡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3]。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義的“數字出版”呢?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出版,意味著出版的全過程全部數字化(包括文稿、編輯、加工、設計、成書、發行、閱讀,全部采用數字的形式),徹底擺脫紙張。數字出版包括數字版書刊的出版、數字版書刊的發行和數字版書刊的閱讀三個環節[4]。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具有如下特性:在表現形態方面,數字出版擁有更加豐富生動的表現手段;在使用效率方面,數字出版能讓讀者的閱讀更加方便、高效;在傳播性能方面,數字出版具有實時性和共享性,同時還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在成本效益方面,數字出版節省了大量的發行費用,大大優于傳統出版。可以看出,數字出版絕不是把紙質出版物單純電子化的過程,數字出版應該有3個延伸:向知識資源的深度加工開發延伸;向多種媒體結合運用延伸;向服務延伸。同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具有方便(便于傳輸、便于攜帶、方便閱讀),高效,經濟,環保的好處[5]。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產業既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取代關系,而是一個支撐性的互補關系,兩者應該共存共榮。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各自的優勢不同,它們發揮作用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在不同的特色讀者中都會擁有各自穩定的讀者群[6]。傳統出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累積刊種近百萬種,正在出版發行的也有二三十萬種,吸引了眾多信息需求者,刊種的數量居各類期刊載體的首位,傳統出版的信息資源極為豐富,仍是大多數圖書館收藏的主體。世界各國正在出版發行的傳統出版物中,有較多影響力頗大的優秀出版物[7]。
二、數字出版的優勢及其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等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出版在信息生產、傳遞、利用的環境與條件不斷完善,數字出版的優勢日漸明顯,傳統出版的某些信息優勢正在逐步減弱,從而導致數字出版物的刊種數大幅度增加,傳統出版物的刊種數逐漸減少[8]。傳統出版和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會相互沖擊,產生矛盾,但它們絕不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關系[9],在更深層次意義上它們互相包容與互相促進,是產業鏈條的延伸,是內容價值資源的提升,應該充分利用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兩者的優勢,讓傳統出版物給我們提供內容源泉,數字出版給我們提供服務和發行的渠道。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編輯部結合自身的特點在數字出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更好地實現網絡化辦公,每位編輯的工作單位和家里都有計算機及網絡,同時,建立了編輯部自己的期刊稿件采編系統,不僅作者可24小時隨時進行稿件的投送和修改,閱讀相關公告及信息,而且專家也可以通過網站進行審稿。從2008年下半年起,《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增設了“國際期刊連線”欄目,刊登“北美放射學會”的《Radiology》和“歐洲放射學會”的《European Radiology》論著摘要的中文譯文,平均每期約120篇,這兩本雜志自原文出版到組織專家翻譯,再經編輯加工后刊登到雜志上最短間隔1個月的時間,大大縮短了發表時滯,這一欄目一經推出,便受到國內廣大專業人員的歡迎,提高了期刊的影響,這就得益于數字出版帶來的快捷和便利。
三、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近幾年來,國內許多醫學科技期刊已經紛紛開始了數字化進程,但是,多數醫學期刊數字化水平較低,其中很多期刊僅僅只是初步電子化[10]。現在醫學科技期刊數字出版中存在的問題已經阻礙其快速發展,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有力措施,實現醫學科技期刊由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順利轉型。
(一)轉變理念,探索創新
當前,醫學學術期刊正在經歷著數字化建設的深刻變革,醫學期刊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每一位醫學科技期刊辦刊人都應積極探索在數字化環境中的新型管理方式和運營模式,不斷開拓思路和視野,增強對數字化出版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努力提高數字出版的創新能力[11-12]。
(二)加快期刊數字化標準的建設步伐
在數字出版的大潮下,一系列基于數字出版的標準化研究項目和標準項目被啟動或申請立項,但對數字出版標準化的認識還存在盲目性和滯后性。我們要積極研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標準,注重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標準的制定,使之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更進一步促進我國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質量和效益共同提升。同時加強對數字出版標準化體系的研究,并有計劃地開展數字出版標準的制定工作[13]。
(三)重視期刊網絡系統建設,積極打造數字化編輯部
在期刊數字化轉型中,各編輯部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運用網絡手段開展各項編輯業務,實現期刊編輯的工作程序的數字化[14]。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網絡建設中存在著資源整合、互動界面、新穎性等問題,醫學期刊也存在這些問題。為促進期刊的數字化進程,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好的交流平臺,應在期刊網絡建設中著重解決以下主要問題:①內容單一,僅僅是文檔電子化。大多數期刊網站只是簡單照搬印刷版原文,有的甚至僅僅將紙質期刊掃描后上傳,這就根本不能吸引讀者。②內容滯后,網頁更新緩慢。期刊內容時效性差,更新不及時。③網頁提供的內容過于簡單,有些僅能看到期刊上的部分內容,偶爾才能看到一些動態信息。④交互性欠缺。編者、讀者、作者之間沒有互動平臺,網站和期刊內容沒有交互手段。⑤智能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網站信息分類不夠科學有序,數據庫設立尚欠合理,搜索引擎智能化水平低[15]。
(四)進行有效的營銷策劃,擴大期刊的經營規模
在數字化環境中,期刊不僅僅是為所發表的文章服務,同時還包含內容服務和商業信息服務。目前國內大部分醫學科技期刊僅僅停留在利用網絡進行宣傳,而忽視了利用網絡進行推廣銷售。而制定好的營銷策略,有助于推進數字化進程。因此,在醫學期刊的數字化建設進程中,不僅可以通過網絡期刊擴大讀者人數,而且也推廣刊登廣告公司的形象和產品[16]。同時,可利用網站架設的時機,增加多種表現手段,如視頻、音頻、播客和博客等。另外,還可以盡可能通過相關學科的知名站點推廣自己的期刊和網站,使期刊與網站同時得以宣傳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小紅.數字期刊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
[2]張立,楊德炎,董鐵鷹等.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對接[J].中國編輯,2007(5).
[3]郝衛國,王緯,王勝榮.中小出版社的數字化出版研究[J].中國商界,2010(8).
[4]周小華.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問題探討[J].理論學刊,2009(4).
[5]林江發.數字出版基礎架構探討[J].中國出版,2010.
[6]吳素云.論電子期刊與傳統印刷期刊的關系[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4).
[7]謝新洲.數字出版技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8]吳偉.數字化時代的出版[J].出版廣角,2010(3).
[9]郭秀娥.數字期刊的出版與編輯[J].鄭州大學學報,2001(4).
[10]龍秀芬,吳惠勤,曾莉等.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
[11]張建軍,任延剛,李家林.多元化出版沖擊下科技期刊傳統出版模式的對策與措施[J].編輯學報,2009(3).
[12]梁霞.科技期刊數字化問題研究[J].編輯之窗,2009(1).
[13]張書卿.我國數字出版標準化現狀及對策[J].出版發行研究,2008(11).
[14]魯亞琳.傳統期刊與新技術環境的融合與使用[J].編輯之友,2008(2).
[15]陳丹,付海燕.我國出版業網站發展狀況調查與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0(12).
[16]李靜然,魏麗惠.學術期刊網絡化發展的思考[J].編輯之友,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