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在中國少兒出版舞臺上傳統出版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數字化出版如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上抽出的縷縷新枝,雖初露端倪卻被視為一支不可抵擋的的新生力量,然而在我國少兒出版業中,這一新生力量的壯大和發展卻面臨著重重阻礙和困境。
關鍵詞:少兒出版;數字化;趨勢;困境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11-0103-02
2011年6月1日,“童媒在線”作為國內首個兒童電子書出版運營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同時由江蘇中卡自主研發的國內第一款兒童電子書閱讀終端——“卡通寶兒童電子書”也同步推出。用戶只要在網絡上就可以直接免費下載或購買大量兒童電子書,觀看清晰的動畫片或者兒童書。它代表著中國少兒出版數字化開始新的嘗試?!巴皆诰€”的正式運營,則為中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翻開新的一頁,然而其今后的走向和發展,以及市場運營都有待考驗。
一、中國少兒出版數字化的必然趨勢
據2011年1月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網民數量達到4.57億,平均每3.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使用網絡。而在城鎮地區和較發達的農村地區,這個比例將會進一步增大,甚至達到每個人每天都在使用互聯網的程度。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0~14歲人口約為2.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6.60% ,對于廣大的少年兒童來說,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必然將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在2010年12月,19歲及以下的網民比例達到28.4%。另一方面,少年兒童是一個最容易,最傾向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他們對于網絡的興趣,對于網絡書籍和動畫的興趣遠遠大于任何群體。而網絡和數字化的出版物形式多樣,匯集了圖、文、聲等各種信息傳達符號,這些信息符號能夠充分調動兒童的各種感官,引起其興奮點,有利于少年兒童對信息知識產生興趣,并高速、高效的接受和理解。然而,對于少年兒童來說,是否接觸網絡及數字化的出版物,家長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第27次CNNIC統計數據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20歲以上達到結婚年齡的網民達3.27億,占我國網民總數的71.6%。
2010年,我國數字出版總產出突破1000億元,比2009年增長約25%,成為我國出版業最強勢的一支。而在2011年1月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兒童圖書成了一大熱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社的沖擊日益增大,很多出版社都轉戰兒童出版市場。根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09年調查數據顯示,全國579家出版社中涉足少兒圖書出版的出版社已達519家。由此看出,在各種出版社紛紛搶占少兒出版這最后一塊優勢陣地的形勢下,為了取得競爭優勢,走數字化路線便成為必然趨勢。
圖1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09.12~2010.12網民年齡結構
二、中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嘗試
1999年,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你好,花臉道!》被視為在國內第一部“雙媒互動兒童小說”。在網上虛擬的“花臉道初中部”,讀者可以閱讀電子書,并發表意見,還可以進入網絡虛擬的校園生活參與故事的發展。但是,這部作品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方面,當時的初中網民數量很少,全國的網民才只有2萬人;其次,網站更新速度太慢;另一方面,在九十年代網絡并未全面普及的情況下,大多數家長對網絡存在著偏見,所以兒童參與數字閱讀的行為幾率極低。20世紀初,少兒出版社網站或者網頁開始紛紛建立,用于補充傳統的少兒出版業。但是這些網站的建立往往以傳遞宣傳新書信息,進行兒童作家介紹為主要目的,真正進行電子出版和發行的少之甚少。而一些可供下載的盜版少兒圖書則分布在一些非法或不正規的網站?!巴皆诰€”的正式運營才正式開始了真正的數字化征程嘗試。無論成敗都將對中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產生推動意義。
三、值得借鑒的國外圖書數字化出版
2000年3月14日,美國暢銷小說作家斯蒂芬#8226;金(Stephen King)發表了一篇全新的小說《騎彈飛行》(Riding The Bullet),這本小說只發行電子版、不發行印刷版本。發行當天就被瘋狂下載了40萬份,打破了美國歷年來傳統印刷圖書首日發行75000本的銷售記錄。然而,像《騎彈飛行》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出版”不是簡單的在網上編輯錄入文字及圖畫內容,而是借用網絡這樣一個數字化的工具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化傳播,涉及到版權、發行、支付平臺和最后具體的服務模式。電子書的優勢在于它克服了紙質出版物成本過高的缺點,大量減少了銷售發行過程需中的人力、物力、財力。它只需要數臺可以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就可以在數天內被下載數十萬次以上,這種巨大的工程量在傳統物流中幾乎是無法想象的。此外,電子書還加快了新書上市的時間、簡化了購物過程、價格便宜、不會自然損壞、不占空間等等,可以說是閱讀和發行兩方面的大革命。
四、中國少兒出版數字化面臨的困境
(一)傳統少兒圖書市場的阻礙因素
隨著國內電子圖書的增多,各大出版社都看到傳統紙質圖書的生命力正逐步走向衰竭,然而,少兒圖書的傳統出版卻站穩腳跟,并未受到數字出版的太大沖擊。
1.傳統少兒出版市場出現小高峰。2010年9月的全國少年兒童圖書交易會“數字出版與少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專家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數字出版不會對少兒出版產生太大沖擊。而專業少兒出版社則應該立足于傳統少兒的文化積累,做好傳統圖書資源開發。在2011年更多的綜合出版社開始涉足兒童出版。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少兒出版市場在他類圖書出版受到數字出版的沖擊下,反而越來越強大,這種逃避挑戰、墨守成規的趨勢必然會阻礙數字化出版的進程。2.傳統出版社不愿輕易涉足數字出版。我們在對中國各大少兒出版社進行搜索中看到,我國大部分出版社都已擁有門戶網站。但目前的數字化程度僅僅是增加了網絡互動,網上書店,以及介紹新書等項目。在中少在線,少年兒童出版社等部分網站中,一些少兒圖書的內容資源進行了數字化,但其發行渠道不夠規范,不成體系。并且,很多都只是簡單的可供閱讀的文字,很難堪比紙質書的質量。傳統出版社不愿將少兒讀物進行數字化出版而是坐守傳統出版所謂的凈土,延緩了少兒出版的數字化發展。3.老牌少兒出版社掌控主要資源。據調查,我國大部分少兒讀物都是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1世紀少兒出版社這樣的老牌專業兒童出版社出版。這些老牌少兒出版社建立時間長,擁有大量的少兒圖書資源和作家資源,如果他們不肯把這些資源進行數字化,僅僅依靠一些新興的少兒出版商的話,力量微薄,且路途艱難。4.傳統紙質圖書的不可替代性。少兒圖書不僅僅包括一些童話、卡通等書籍,其中教材類書籍也占了重大比例。而這些教輔類書籍是電子書所無法替代的,孩子們還是需要用一本紙質書籍來滿足教學練習及知識的鞏固,而不坐在電腦前依靠鼠標和鍵盤做家庭作業和習題。長期的這種練習甚至會讓人喪失了寫字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傳統書籍也在不斷的追求創新,向立體式書籍發展。例如,在《三只小豬》的插頁中放入立體的紙房子,《丑小鴨》中插入天鵝的折紙方式及彩色紙張。那種真實感和動手的樂趣是電子書無法給予的。5.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對于兒童來說,最受家長和教師青睞的閱讀方式還是紙質閱讀,而電子閱讀在現階段只是作為娛樂性的閱讀方式,并沒有真正走上正式化和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形式。在初步調查中顯示,現在70后、80后的家長中仍有76.6%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多接觸紙質類的書籍。
(二)少兒出版數字化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少兒數字化出版中存在眾多問題,前面我們提到大多數出版社只是建立網站進行簡單的網絡化宣傳,并沒有真正實踐,其實這些兒童出版社都止于小試,劃地觀望。其次,少兒出版的數字化與其他出版的數字化一樣,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網站運營、銷售平臺、版權保護、閱讀終端等問題。而就目前來說,國內數字圖書日益發展,不斷創造新的增長點,但是版權糾紛,盈利模式等一直都是處于激烈的探討階段,并未出現定論和合理的模式。由此可見少兒出版數字化之路還很長,但是,也可以由此看出,一旦找到合適的途徑少兒數字出版便可以大展拳腳。而“童媒在線”的正式運營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表現。
五、如何面對中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
1.正視與摸索。數字出版的時代已經來臨,以“童媒在線”為起點,現在的少兒教育集團,新興出版社都在進行數字化出版的探索,業界對于少兒出版的數字化也高度關注。2010年亞馬遜公司公布:Kindle電子書的銷售量繼續超過該網站的實體書銷售量,并在年初達到93%的增長率。因此,中國少兒出版社應該正視這一趨勢,積極開始新的嘗試,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并積極汲取國外的相關技術和經驗,以取得快速發展。2.聯合與創新。中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問題,不僅僅涉及到出版社,還涉及到信息技術產業,傳媒產業等眾多相關產業,僅僅依靠某個企業的力量是不可能將數字化問題解決的。只有聯合相關產業,將鏈條中的各個環節抓穩打實,才能夠使少兒出版的數字化流程得到優化。創新是一切產業和技術的生命力。少兒出版的數字化,不能照搬別國模式,更不能僅僅采用舊模式,而是要在結合我國少兒圖書的實際情況后進行創新型生產。要不斷了解市場,了解家長及少年兒童的需要,走一條適合我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之路。3.堅守與把握。這里所談到的堅守,一個是要堅守品牌,一個是要適時堅守紙質圖書的獨特藝術形式。著名兒童作家曹文軒說,電子閱讀沖擊的并不是閱讀,而只是閱讀形式。書籍是一種藝術,永遠不會消亡。就像今天的毛筆和蠟燭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及藝術情感價值。面對少兒出版的數字化問題,不僅僅要堅守品牌和紙質藝術,還需要把握已有的內容資源和社會資源,尤其是一些老牌的少兒出版社,要在堅守與把握中不斷創新前進。
參考文獻:
[1]海飛.中國少兒出版現狀分析[J].編輯之友,2010(10).
[2]韓陽.關注數字出版2010全國少兒圖書交易會在武漢舉行[J].出版參考,2010(19).
[3]陳芳.市場 版權 產業鏈—中國數字出版的三大關鍵問題[J].中國出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