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根據編輯根據工作實踐,結合《量和單位》(GB 3100~3102—93)、《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和有關專家的意見,歸納總結科技書刊中常見的量和單位使用錯誤,并舉例說明。
關鍵詞:科技書刊;量;單位;使用錯誤
中圖分類號:G2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11-0126-02
筆者根據編輯工作中的積累,結合《量和單位》(GB 3100~3102—93)、《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將科技書刊中常見的量和單位使用錯誤歸納總結于此,供編輯、校對同行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參考。
一、量的常見錯誤
1.量名稱使用已廢棄的舊名稱。如:
重量(應改為“質量”)
電流強度(應改為“電流”)
2.量名稱使用以“單位+數”形式構成的名稱。如:
米數(應改為“長度”)
瓦數(應改為“功率”)
3.量符號錯用了正體字母。除pH之外,所有的量符號都應該使用斜體字母。如:
m=500 kg(“m”應改為斜體)
t=30 s(“t”應改為斜體)
4.量符號下標的正斜體錯誤。表示量、變動性數字、坐標軸名稱及幾何圖形中點線面的字母作下標,應該使用斜體字母;其他情況應該使用正體字母。
體脹系數#61537;V(下標“V”表示體積量符號,應改為斜體)
電能Wi(下標“i”表示變動性數字,應改為斜體)
力的y分量Fy(下標“y”表示坐標軸名稱,應改為斜體)
ΔABC的面積SΔABC(下標“ΔABC”表示三角形的面,應改為斜體)
小車A的速度vA(下標“A”表示小車,不是表示量、變動性數字、坐標軸名稱及幾何圖形中點線面的字母,應改為正體)
5.量符號下標的大小寫錯誤。量符號作下標,其字母的大小寫應該與原符號保持一致;來源于人名的縮寫作下標,應該使用大寫字母;不是來源于人名的縮寫作下標,應該使用小寫字母。
體脹系數#61537;v(下標“v”表示體積量符號,應改為大寫)
康普頓波長lc(下標“c”是“Compton”的縮寫,是來源于人名的縮寫,應改為大寫)
電阻實驗值REXP(下標“EXP”是“experimental”的縮寫,不是來源于人名的縮寫,應改為小寫)
6.將數值和量相加減或乘除。如:
20±2 ℃[應改為“20 ℃±2 ℃”或“(20±2) ℃”)]
30×40×50 m(應改為“30 m×40 m×50 m”)
7.將不同意義的數值和量相加減。如:
100 cm±1%[應改為“100 cm±10 cm”或“(100±10) cm”]
二、單位的常見錯誤
1.使用“公子號”單位。除公斤、公里、公頃之外,所有的“公子號”單位都不能使用。而且公斤、公里出現在教科書中時也應改為法定單位。如:
公分(應改為“厘米”“cm”)
公尺(應改為“米”“m”)
2.使用市制單位。在科技著作或以農民為讀者對象的普及性讀物中確有必要使用市制單位時,應該括注法定單位。如:
10斤(5 kg)
100畝(6.67 hm2)
3.使用英美制單位。確有必要使用英美制單位時,應該括注法定單位。如:
100英尺(30.48 m)
10美噸(9071.85 kg)
4.使用CGS制中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如:
千克力(kgf,應換算為“N”)
標準大氣壓(atm,應換算為“Pa”)
毫米汞柱(mmHg,應換算為“Pa”)
西西(cc,應換算為“mL”)
卡(cal,應換算為“J”)
5.單位符號錯用了斜體字母。單位符號都應該使用正體字母。如:
50kg(“kg”應改為正體)
30min(“min”應改為正體)
6.單位符號的大小寫錯誤。單位符號一般應該使用小寫字母。但如果單位名稱來源于人名,則其第一個字母應該使用大寫字母。如:g、m、s是一般的單位符號,應該小寫。J(來源于人名“焦耳”)、Pa(來源于人名“帕斯卡”)、Hz(來源于人名“赫茲”),第一個字母應該大寫。
7.把單位的英文名稱的非標準縮寫或全稱當作單位符號使用。如:
sec(應改為“s”)
hr(應改為“h”)
rpm(應改為“r/min”)
8.將單位名稱拆開使用。如:
攝氏15度(應改為“15 ℃”)
9.單位符號將數值分開。如:
2m5(應改為“2.5 m”)
10.將單位符號作為單位名稱使用。如:
幾m(應改為“幾米”)
每h(應改為“每小時”)
十多kg(應改為“十多千克”)
11.單位符號出現多條表示除號的斜線(/)。單位符號中的斜線不得超過一條。如:
W/m/℃[應改為“W/(m#8226;℃)”]
12.將平面角單位作為時間單位使用。“′”“〞”是平面角單位,不能代替時間單位“min”“s”。如:
劉翔以12〞88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12〞88”應改為“12.88 s”)
三、SI詞頭的常見錯誤
SI詞頭的使用錯誤主要是大小寫的錯誤。SI詞符號的大小寫有嚴格的規定:表示的因數大于等于106的SI詞頭符號使用大寫,共7個:M(106)、G(109)、T(1012)、P(1015)、E(1018)、Z(1021)、Y(1024);表示的因數小于等于103的SI詞頭符號使用小寫,共13個:k(103)、h(102)、da(10)、d(10-1)、c(10-2)、m(10-3)、#61549;(#61489;#61488;-#61494;)、n(10-9)、p(10-12)、f(10-15)、a(10-18)、z(10-21)、y(10-24)。如:
KW#8226;h(應改為“kW#8226;h”)
Nm(應改為“nm”)
此外,將表示#61489;#61488;-#61494;的詞頭“#61549;”寫為“u”也是科技書刊中常見的錯誤。如:
ug(應改為“#61549;g”)
參考文獻:
[1]蔡鴻程等.作者編輯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黎洪波等.圖書編輯校對實用手冊2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新聞出版總署科技發展司,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出版管理司,中國標準出版社.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2版[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