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為繼明火和白熾燈之后第三次照明革命的產業,隨著半導體照明工程的啟動,LED產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
據中國國際照明網統計,我國照明用電占全國電力消費總量的12%以上,并且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遞增。與此同時,全球環境急劇惡化,地球已敲響警鐘,炎熱夏季,已有不少區域爆出電荒告急,在這種形勢下,今年“6·18”期間召開的“首屆兩岸城市照明與低碳經濟論壇”就格外及時。本文從論壇焦點LED照明產業的應用和前景出發,探尋照明產業投資機會。
低碳照明時代已經到來
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溫家寶總理做出承諾,到2020年全國單位生產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一目標,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和難度。
“全球能源告急,節能減排是必須趨勢。”本次論壇上,中國照明學會理事長王錦燧在致辭中也提到。北冰洋的冰山在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地的暴雪、干旱、水災、颶風等自然災害接連不斷。應對這些嚴重后果,我們必須立刻執行加快行動,控制和降低碳的排放,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改革開放后,一個新的“低碳時代”已經到來。
那么,占據電力消費總量12%以上的城市照明,在低碳方面,又可以有哪些作為?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詹慶旋教授在演講前,先舉了個例子。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展開。到2011年,全世界有6000多個城市參與,我國也有80多個城市參加。當晚,約10億人民參加了“地球一小時”全球公益活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保行動。包括北京故宮、上海東方明珠塔、埃及金字塔、法國埃菲爾鐵塔在內的全球1200個著名景點都在當地時間晚8點30分熄滅燈光。
“通過這個活動,喚醒人們節約能源的意識。”詹慶旋說。他認為,在低碳前提下,白熾燈即將謝幕,固態照明(SSL)登上舞臺。白熾燈因為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溫暖華麗的光色受到人們的青睞,已經普及使用了一百多年。但是白熾燈光效太低,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淘汰普通白熾燈已勢在必行。許多國家制定了淘汰白熾燈的時間表,去年9月,歐盟國家已開始停售白熾燈。我國發改委也與聯合國簽訂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的合作項目。在將來,高效、顏色質量優良的LED燈成為主流趨勢。
LED產業潛力巨大
何謂LED?它是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LED是新一代固體光源,具有光效高、體積小、壽命長、快速開關的特點優勢。隨著LED技術越來越多的普及應用,一批LED企業迅速崛起,LED也被譽為“當下最時髦的新能源產業”。
LED——這個被稱為繼明火和白熾燈之后第三次照明革命的產業,隨著半導體照明工程的啟動,LED產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據了解,目前全球LED產業形成了美、亞、歐三足鼎立的格局。日、美技術相對領先,歐洲在應用領域的具有相對優勢。我國臺灣地區和韓國LED產業近年來迅速崛起。
臺灣科技大學蕭弘清教授在論壇上表示,綠色照明已成為世界照明趨勢,LED綠色照明不僅用于城市照明,在商業、居家、農業,甚至是醫療領域,都存在不可忽視的巨大潛力。
但眼下的LED價格過高,也是導致其不能大面積普及的重要原因。據美國彭博通訊社(Bloomberg)報導,硅谷創投業者推測,節能照明需求成長的狀況下,LED價格在3年內暴跌,執行長Alan salzman甚至估計,到了2015年跌幅可能會高達90%。目前歐洲正逐步淘汰白熾燈泡,美國則正在推動讓100瓦燈泡在2012年銷聲匿跡的計劃,種種因素都可望使LED制造商在每年400G美元的全球照明市場,搶下更大市占率。目前GE和飛利浦等燈泡制造商,都已生產LED燈具。此外,Salzman還指出,一些正在開發低價LED產品的新創公司,也可望拿下一席之地。
“白熾燈為什么百年不衰,因為一元錢一只的價格,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但是現在LED燈十幾美元的價格,要進入普及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等到價格和白熾燈一樣親民時,整個照明世界就是LED的天下了。”清華大學詹慶旋教授說。
資本之舞
LED誘人的市場前景,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也迅速作出反映。
公開資料顯示,僅2009年上半年,全國各地紛紛上馬的LED項目總投資預算已超過200億元。自去年12月到今年年初,以三安光電、士蘭微為龍頭的LED板塊逆市走強,LED板塊集體被激活,德豪潤達、同方股份、聯創光電等在春節前紛紛創出反彈新高。
國內最大的LED廠商三安光電今年1月宣布豪擲120億元建立LED基地。三安光電目前擁有14臺國際先進的MOGVD及配套設備,具備年產外延片45萬片、芯片150億枚的生產能力。
不僅是三安光電,全球的LED廠商也都在擴產。A股上市公司中,證通電子、大族激光、長江通信也都在近期公告了對LED的投資。
已經完成了五條LED生產線的建設,并已經形成年產大功率藍光LED芯片4億粒(以14mil計)的生產能力的士蘭微,今年1月擬定向增發募集資金不超過6億元,用于高亮度LED芯片生產線項目的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土蘭微董秘陳越表示:“預計6個億募集資金到位之后,5個億將投入LED。”
民間力量也紛紛進入欲分得一杯羹。據統計,2009年民間資本積極介入LED產業,投資規模增長迅速,投資領域涉及整個產業鏈。近年來風險投資針對國內企業投資超過15億元。
“異軍突起的LED發展實在太陜,直線上升,幾近瘋狂。”清華大學詹慶旋教授在論壇茶歇單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臺灣科技大學蕭弘清則大膽預測,快則到2013年,慢則到2015年,LED照明光源會大面積走向市場。2025年之前,整個產業會很正面地發展,市場會趨向成熟。2025年之后,也許會有新的光源出現。
“競爭到最后,反應到終端市場上,就是軟實力的競爭。燈具設計是未來決戰的焦點,不管是創意設計,還是性能設計,現在面臨挑戰,也存在投資機會。”蕭弘清說,從這方面來說,大陸的專業人才尚需快速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