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般倉庫式的古典家具展廳不同,東方大院化繁為簡,看過去簡簡單單的幾件家具,但通過與燈光、空間的巧妙搭配,營造出一種古典又不失時尚的神秘感。在這里,東方古典與西方時尚握手言歡,水晶燈與圈椅默默對視,不經意間,演繹出一場低調的奢華。
亦中亦西,靜雅似水
走進福州五四北中央公園,東方大院藍色的展廳赫然在目。從外圍看,大大的落地窗前,散落著高低錯落的花草蟲魚,是為一座精致的入戶小花園。走過花園的木棧道,輕推大門,“嘩——”低調又不失華麗的中式奢華風撲面而來。
細看之下,很難判定這奢華感到底是中式還是西式。金色的水晶燈,熱情似火;寶藍色墻壁,靜雅似水。一動一靜,再通過大面積條紋大理石的運用,令整個空間散發出一種難以言說的視覺張力。仿佛一片海,有安靜時輕輕低語的溫柔,也有情緒化時粗礦的嘶吼。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感受。但大海給人的感覺,終歸是震撼的。
或許很難相信,這種神秘典雅的氛圍營造,總設計就出自東方大院主人詹長祥之手。
詹長祥是東方大院的創始人,這座現為展廳的三層別墅,是他的自有物業。當時就看上五四北鬧中取靜的位置:從繁華的五四路驅車過來,亦不過10分鐘的距離。遠離一般鬧市路邊,要找上門來,多是熟人介紹,多少有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趣味。這與古典家具的氣味是吻合的。懂得的人,不管跋涉千山萬水,但當見到心儀的家具時,如遇知音,心內大喜。而家具,卻始終不言不語,靜靜佇立,有些已是百年。
展廳的設計上,在拿捏這樣一個度:中式古典家具的沉穩大氣,是自然要突出的主題。但這份沉穩,不希望依照傳統的“古色古香”來做,一來沉悶死板,二來實在缺乏新意。于是,在設計中,大膽使用了兩種元素:大面積的寶藍色和現代感十足的淺色條紋。這兩種元素,看似時尚,但古典家具置身其中,無論何種樣式何種色調,竟有“百搭”的契合。
“很多古典家具,是鏤空的,背面是穿透的。所以后面的墻壁顏色非常重要,如果不搭,家具擺過去就會很突兀。”詹長祥說,巧妙的是,他使用的寶藍色正是一種百搭色。他理想中的那種“亦中亦西”的感覺,找到了。而且還被人們認可。
最有自信的展廳
自投身古典家具的這幾年來,詹長祥國內國外的家具展廳看了無數,但真正做得有亮點的并不多。關于他一手打造的東方大院,他有著十足的自信。“目前國內恐怕也找不到幾家。”
當然,這自信是有底氣的。他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常在國外走動,法國、雅典等境外展廳,看了很多。國內的大部分紅木市場,也看了一圈。總的下來,他發現展廳給人的感覺都很陳舊,很死板,尚未走出傳統思維。所以,當2009年東方大院展廳開始設計時,在他的思路里,有關中式的理解,更多了一些常人沒有的國際視野。
正是這份視野,帶來了眼前閃閃發光的創新展廳。
“中式和西方文化的混搭,如果搭得好,也可以非常高貴,絕不會輸給西方的奢華。”他這么理解中西結合。奢侈品,是未來紅木必走之路
從展廳的設計可以看出,東方大院的定位必定是走金字塔頂端的路線。
在紅木市場,我們常常看到人們將“黃花梨”、“紫檀”掛在嘴邊,也有很多人認為,眼下動輒幾十萬、幾百萬一套的古典家具,就是奢侈品。但人們也清楚,這個奢侈品,與慣例上的“奢侈品”根本不是一回事。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式紅木家具走奢侈品路線,是遙不可及的事。從國際頂級奢侈品品牌愛馬仕進入中國市場,推出中國風子品牌“上下”開始,中式家具往奢侈品的道路上靠近,已經成為事實。盡管要贏得市場的認可,將“中國風”與“奢侈品”真真正正地捆綁起來,還需走上很長的一段路,但至少這條路上已經有了涉水前行者。
“古典工藝總有一天會復興。東方大院的展廳,就是往奢侈品去做,家具擺得很少,但都經得起看、經得起推敲。比如說這張梅花條案,全手工打造,傳統手工藝在家具上綻放魅力。”詹長祥說。
如果行業多出這樣想法的人,古典家具登上奢侈品殿堂,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