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尤其是生源處在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注意教學方法,對自己的教育對象要深入全面了解,對教材深入分析,根據數學學科特點調動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
【關鍵詞】農村;數學問題;作業設計;數學能力
一、課堂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了解,筆者認識到,農村初中學生大多起點低,解決數學問題,首先需要創設問題情景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合作探究中循序漸進的完成既定的任務,而在平時授課時,一些較難的問題在教學中是無法回避的,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入課堂講解清楚,避免學生因為感覺枯燥而不愿意思考。
比如這么一個例子:“有一些班級領樹苗植樹,一班領100棵和剩下的1/10,二班領200棵和剩下的1/10,三班領300棵和剩下的1/10……一共有多少棵樹苗?有多少個班級?”這個問題,學生也發覺直接假設班級似乎有難度就退而求其次先假設樹苗總數為X棵,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多數學生不會找等量關系,也就難于列出方程。同時,由于城鄉的不均衡發展,農村學生想獨立思考,但不知思考什么,學生想交流,但是只有少數學生能夠理解本題,交流其實流于形式。這時要求我們教師課前備課要備學生,本題筆者采取辦法是和學生先快速復習多項式列法,這樣孩子大多可以說出第一班取走的樹苗數為100+(X-100)/10,然后一起探究第二班取走的樹苗數,這個較為復雜最好先讓優生說出“二班領剩下的1/10”怎么列出多項式?這樣分步解決即[X-200-100-(X-100)/10]/10,再根據題意中各班的樹苗數量相等條件列式為:100+(X-100)/10=200+[X-200-100-(X-100)/10]/10求解得:X=8100即樹苗總數為8100,代入100+(X-100)/10得出第一班取走樹苗數為900。同理,根據題意中各班的樹苗數量相等條件可列式得班級數為:8100÷900=9,即有9個班。
還有,我們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時,需要注意合理引導,避免在小組合作時,優生在小組中充當核心人物,主宰整個活動過程,而那些基礎較差、思維較慢的學生則無所適從,并沒有真正參與教學中去。只有多鼓勵孩子踴躍回答參與,把學生與教師間的情感互動起來,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重視作業設計
現在學生的作業質量低,有些是對知識的掌握欠缺,有些則是作業態度馬虎,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對作業結構進行一下調整:
1.必做作業,教師根據每天教學要求和任務,設計一些基本題和課堂設計問題變式讓學生獨立完成,從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動態以便對癥下藥。
2.選做作業,每天設計一些課堂知識延伸問題讓掌握好的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優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成就感。章節結束時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章節知識內容的整理,指導學生自編學習測驗,把自編測驗互相交流作為課后作業,這也體現了新課程教學中以“生”為主的理念。
3.設計課前預學課后復習學案,這也是需要教師花心思犧牲一些課余時間,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量力而行,經過本人實踐,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學習數學沒有那么困難了,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
其實我覺得也可以在課余隨機提問,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快速進步提高的學習方法,了解學生薄弱的環節或還沒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很好的彌補這個漏洞。讓孩子知道老師還是關心他們的學習,真正切實感到溫暖。有時候問學生一些問題,老師可以檢測出學生哪兒掌握的不牢固,會有針對性的給他們補補,從而能夠促進他們的數學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衡量,不能依據學生能否做幾個題目、考試的成績來衡量,筆者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來確定:
1.是否能解決一些實際的數學問題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如測量旗桿的高度、何時獲得利潤最大等等,學生從中可以慢慢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一些實際問題改變他們對數學“只需要會加減乘除能算賬就行”的錯誤觀念。
2.是否培養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讓學生充分發揮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體驗,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想象中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要大膽的問出來,從而解決學習中的一些死結,讓他們更順利的學習。比如前文所提到“植樹問題”也有學生巧妙的利用圖表數形結合辦法列出很簡單方程就解決了,直接設有x班級,將倒數第二個班級所取剩余1/10進一步想成最后一個班級1/9,而100x-100(x-1)=100,所以便列出方程
1/9*100x=100,既簡潔又很快就把班級求出,而不是如前文所言間接求出。
這道題反映出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只有在沒有課堂壓力的情況下,才喜愛所教老師的科目,才會樂于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筆者常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表揚后,能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在農村教學多年,感觸最深的還是學生們的質樸與善良,平時教學中要多鼓勵,多贊許,讓他們體驗到解決數學學習上困難的成就感。
其實,社會對孩子有正面影響也有反面影響,我們只有有意識地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做好家校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初中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良好個性的重要階段,要想將來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勤學苦練在今天。總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是任重而道遠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