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職業中學體育課中,體育教師常常只注重教授技術動作,不注重基本理論和技術理論的教學。實際上教師應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未來工作的需求,開展系統的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教育,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下學習和鍛煉。
【關鍵詞】職業中學;《體育與健康》;理論課
職業中學教育是培養具有初級技能人才的基礎教育。讓學生掌握多項運動技能,教育學生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并養成為鍛煉身體的習慣,即終身體育——是職業中學體育教學任務中的重要部分。
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有機整合《體育》與《健康教育》兩門學科中相關的內容、方法、原理,以促進學生體質與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綜合類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體育與健康》課的目的和任務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對運動技術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要注重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及體育知識技能的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體魄,奠定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技能基礎和知識基礎。
然而,在實踐中,即使是在室外課上,體育教師也常常只注重教授技術動作、學生單純模仿技術動作,不注重基本理論和技術理論的教學。長期以來職業中學體育課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一個哨子,幾個籃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因此,學生缺少體育科學知識,對體育的目的任務不明確,對體育這門學科產生了“體育課就是準備活動加自由活動”的錯誤認識。那么,“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又從何談起呢?
由此可見,要使職業中學體育教學質量有所改觀,完成職業中學體育教學任務,就有必要在督促學生加緊體格鍛煉的同時,開展系統的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教育,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下學習和鍛煉。從而減輕傳統健身中部分迷信方法及社會不良保健廣告的誤導。
從硬件設施看,我國農村中學及相當數量的縣、市中學,體育場地及設施均很簡陋,基本上都是一片田徑場加幾片籃球場,不具備體育館、風雨操場等適合于雨、雪天及冬季凍土時上室內技術課的條件——職業中學的硬件設施則更為糟糕。所以,遇到雨、雪天及冬季凍土時技術課就被迫停止已成不可改變的客觀事實。根據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地(長江中下游)每學期雨、雪天及冬季凍土時間約占全學期體育課的1/4。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的雨、雪天及冬季凍土時體育課又是怎樣安排的呢?據我對本地30余所中學的了解:在普通高中,雨天《體育與健康》課被其他教師占用而改上文化課的占80%,10%的《體育與健康》課是讓學生自習;在職業中學基本不存在被其他教師占用而改上文化課的情況,但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差、《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自主性不足等原因,體育教師為學生精心備課、用心上理論課的積極性更低,通常都是讓學生自習,自己則一張報紙一杯茶。
面對這樣的教學現狀與環境,我們可以有許多理由為自己的懈怠找到借口,我們體育教師也非常迷茫,經常捫心自問:我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嗎?
為此,我對中等職業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總結出了一些適合于日常教學的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與體會與各位同仁交流。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的中等職業教育《體育與健康》教材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未來工作的需求,對健康知識、運動基礎和個性化時尚運動分別做了介紹。該教材非常適合我們在教學中的操作。
對教材上篇《省思健康——解讀體育與健康,懂得健康快樂生活》部分的14節課題應盡量詳盡的講述。在高一年級開學之初,可以打亂編排順序將第5節《現代奧運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到前面,以2008北京奧運會為切入點闡述奧運會的宗旨、精神,歷史、現狀及發展,調動起學生對《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的關注與興趣。并就此展開體育的分類、競技體育的項目、各種重要的體育賽事、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講述。
中篇《置身實踐——學練田徑類運動拓展基礎運動能力》中的第二、第三章與下篇《張揚個性——選學某項體育運動,培養運動愛好與專長》中的第五章《球類運動》、第六章《體操運動》主要穿插在室外課的技術課中進行講解,也可以在某個單元教學中的雨天的理論課上講述。教師也可以在課上對某一類項目進行拓展或刪節,如球類中可以少量加入壘球、棒球、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的介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跆拳道、散打、街舞、輪滑、定向運動、野外生存等近年來首先在都市中漸漸流行起來的新興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對場地器材要求較高,一般學校無法普遍開設。但這些項目在學生中較有影響,也要在理論課上作一定的介紹,并能對部分感興趣又有條件的學生加以指導。
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盡可能多的相關知識并加以精心設計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和要求,以適應學生未來工作的特點和實現《體育與健康》的社會化功能的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