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文化背景下,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這個特殊的環境下,要重視語文學科的教學。要重視樹立學生思想豐碑、重視教學手段的更新,以便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自己欠缺的內容。因此,每一個中職語文教學工作者都應多盡一份力,攜手學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中職語文;思想豐碑;教學手段;適應學生
語文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中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它在整個中職的學科系統中起著基礎的作用。《中等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綱要》中指出:“語文是學生必修的首要文化課程之一,是具有基本工具性質的課程,它既是一門基本課,也是一門工具課”,但是,中職的學生對學習不是很重視,所以,作為教師自己先要重視,在語文教學中扭轉學生的不良心態,努力使其樹立遠大志向。此外還要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興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重視樹立思想豐碑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樹立學生思想豐碑的重要工具。職高學生的思想狀態普遍不佳,因而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十分重視使學生通過接觸語文來樹立正確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在上《紀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我首先從網絡流行語“不在沉默中變態,就在沉默中戀愛。”一句,引出其化用的源頭——魯迅先生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以今日國人的調侃,與當時國人的痛苦對比,讓學生盡量在的感情上奠定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礎。繼而說到背景:眼下轟轟烈烈的“藥家鑫案”有了結果,善惡終有報,再回頭看那時,各系軍閥互相爭奪地盤,“三·一八”慘案里,軍閥鎮壓游行群眾,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人權、沒有民主的,所以魯迅先生在悲痛與難過的情形下,寫下了這篇文章。第三步讓學生們朗讀自讀課文,假設自己就是魯迅再世,把他的思路用提綱的方式列出來并討論,把握課文整體內容,我巡回輔導,并提出問題,文章寫到哪幾類人?對每一類人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引導學生自由發言。然后做出總結。第一類是愛國青年,突出代表是劉和珍,還有一大群的請愿群眾,魯迅對他們是大加贊賞,這就像我們今天大力表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似的,就是為了給大家一個好的榜樣,看看人家有多愛國,人家都做了些什么,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學一下。第二類是反動派了,就像那些玩游戲的男生成天說的BOSS,在那時的大BOSS就是段棋瑞執政府(即“當局者”)、還有“幾個所謂學者文人”(即“有惡意的閑人”、“流言家”),魯迅對這些人是恨得咬牙切齒。第三類是處在中間狀態的“庸人”。魯迅稱他們是“無惡意的閑人”,魯迅對這些人是既可憐又痛恨,可憐的是他們遭到壓迫,痛恨的是他們不會起來抗爭,怎么辦呢?魯迅只好奮筆疾書大聲呼喊,讓人民站起來。至此,課文教學的情感達到高潮,不少同學表示要自己以后也要關心時事,改變以往的懶散狀態。——這堂課成功的在學生的心中樹起了思想的豐碑。
二、重視教學手段適應學生
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能讓學生開闊視野,更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國家、對世界的理解。不僅對當下的學習幫助良多,更對以后的成長大有裨益,所以我十分重視利用更新的教學手段來帶領學生們學習語文。在《致橡樹》的教學中,首先用投影儀介紹作者舒婷和《致橡樹》的背景,我打開音頻文件,提醒學生注意體會語氣、語調以及重點字詞的讀音。之后再提問:“詩人在這一層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否定傳統的愛情觀?”由于愛情這個內容職高學生很感興趣,所以紛紛發言,氣氛十分活躍。然后我展示幻燈片,凌霄花攀緣在樹干上,鳥兒飛翔等,進而總結,該層詩人列舉的意象有凌霄花、泉源、鳥兒、險峰、日光、春雨。接著解析意象,首先是凌霄花,它并沒有直立而堅強的莖,卻一味地追求高貴的地位,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完全將人格尊嚴置于不顧,只能借橡樹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是一種“極力攀附”(幻燈片大字強調)的愛。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堅決給以否定,文中對此的描寫僅有三個字,那就是“絕不像”,其中“絕”字最能凸顯作者的堅持。第二個是癡情的鳥兒,(更換幻燈片)對于只會單調地唱歌的鳥兒,木棉的態度是:絕不學。鳥兒的行為是只注重單方面的付出,雖然足夠癡情,但由于雙方不存在共同的基礎,這種愛也不能夠長久。第三是泉源、險峰等景物(再次更換幻燈片)。接著我提問:作者又是如何表達的呢?學生們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我補充道:作者對待這些事物的想法雖然不全盤否定,但遺憾之情溢于言表。接著細講這三個意象。1.險峰(更換為險峰的幻燈片)。橡樹生長在險峰上,顯得更加偉岸,但是它只是作為橡樹的襯托,淡化了自身價值。2.泉源(更換泉源幻燈片)。是一味付出的代表,她一生給橡樹帶來水分與清涼,半分不要回報,這也是十分可惜的。3.春雨、日光(更換春雨、日光幻燈片)。永無止境的為橡樹奉獻出自己,甚至迷失了自我,這明顯是不可取的。再借助幻燈片解析木棉的形象,最后總括出:詩人運用了先破后立的構思,先否定世俗的愛情觀,再肯定獨立平等的新式愛情觀。本來學生對這堂課的內容就感興趣,我采用了音樂背景的彩色畫面為主的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使得同學們興趣更濃,因而收獲更大。
重視樹立學生的思想豐碑,重視使用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自己欠缺的知識。每一個中職語文教學工作者多盡一份力,相信這份事業會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胡緒陽.語文德性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
[2]許耕.打開職教語文教學的窗一一記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設計大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33
[3]劉鷹.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調查及改革策略[D].南京師范大學.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楚州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