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思品教學偏離了自己的軌道,出現了重知識、輕導行的現象。思品課的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本文從依靠課堂、依靠實踐、依靠考核等方面闡述思品教學中導行的重要性。
【關鍵詞】導行;課堂;實踐;考核
思品課教學可分為三部曲:激情——明理——導行。其實激情和明理是導行的前提條件,導行才是思品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學習知識的根本目的在于自身的行為表現,因此思品教學中的導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思品教學出現了嚴重的重知識、輕導行,導致思品教學收效甚微。那么,該如何注重思品教學中的導行,來提高教學效果呢?
一、要利用課堂,搭建“導行”的舞臺
如果把思品課堂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其中的“怎么做”就是導行部分,一般情況下,教師只看重前兩部分的講解,但對于“怎么做”卻不夠重視,往往是草草收場。因此要通過對導行的重視。試圖在思品課上搭建“導行”舞臺。要明確“導行”的分類,教材中所包含的導行,一般是顯性導行和隱性導行。對于顯而易見的顯性導行,可以直接指導學生去做。例如,在講《孝敬父母》這課時,從“對我們中學生來說,努力學習,積極上進……”這段的理解,我們發現文中的顯性導行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例如講解《關愛集體》這一章時,由“如何關愛集體”具體到“該如何使我們班成為文明班級呢?”針對此類問題,教師要針對性地從小引導,以小見大,化大目標為小目標的根本策略。
其次,教師要采取適當的“導行”方法,避免空洞說教。
一要采用情景式導行: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設計問題、創設情景,再由學生進行解答。如講解《我的角色,我的責任》時,用多媒體播放“感動中國”這一段視頻,進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然后運用幻燈片提出問題“作為一名學生,自己的責任有哪些呢?”以此引出文章主旨:“角色責任”就是學生應好好學習、孝敬父母、關心幫助他人、進而去關愛社會。
二要采用游戲訓練式導行: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訓練導行,例如,在講解蘇科版課文《自尊自信》時,可以采取小品表演的形式進行講授,“山羊和長頸鹿誰的優點多?”分別讓同學們扮演山羊和長頸鹿的角色,寓做于樂。以游戲等形式來訓練學生導行。
三要采用辨析式導行:可以分配給學生一些問題或是任務讓他們獨立解決,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方法進行解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這一過程,辨別事物的真偽,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道德行為。
此外,還有榜樣導行、規范導行等等,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選用導行的方式。通過課堂上的“導行”小舞臺,使我們在社會這個“導行”訓練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二、要通過實踐,拓寬“導行”的途徑
如果把課堂比喻成“導行”舞臺,那么,實踐就是“導行”的基本手段。作為一名優秀的思品課教師,除了要講授思品的理論知識外,還要著眼在學生的行為上。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八年級思品《尊敬老師》這一課時,不僅要了解怎樣尊敬老師,還要布置行為作業,要求學生做一件尊敬老師的事情,并給予點評,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尊敬他人。再如,講解九年級思品第三課《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時,組織學生充當小攝影家,走出校園,看一看、拍一拍家鄉的新面貌。讓他們了解正是由于改革的開放,才使我們有了今天的生活,讓學生在攝影中油然迸發出一股自豪之情。
又如講解《保護環境》這一課時,讓學生調查他們周圍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及污染環境對社會、生活帶來怎樣的危害,最終讓他們感受到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和愛護環境重要性,并讓學生養成從小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習慣。這樣,不僅在實踐中使“導行”得到了拓寬,而且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堅定了學生良好的道德信念。
三、要運用考核,調控“導行”的手段
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四有新人”。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要重視學生的行為表現。要改變現在的思品考試存在的重知識、輕行為的現象,要對學生行為上進行考核。思品的最終成績應當包含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行為等第。所謂行為等第是由具體的行為表現來決定。在班級中,有的同學思品考試,分數雖然不是一流,但是思想水平卻是一流,他們關愛班級、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從不遲到早退。相反,有的同學考試分數一流,思想行為卻差強人意。如果只從考試成績來決定學生的思想品質,顯然是不合理的。
思品考試包括行為表現,無疑是“導行”的調控手段,從而提高思品的教學實效性。由班主任來進行優、良、中、差等第的行為表現劃分,教師本人確定實施方式。雖然行為表現的考核主觀性較強,但是只要通過努力,就會達到最佳效果。
總之,思品的教學不僅是傳授思品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在思品課堂中實施行而有效“導行”手段,并把“導行”落到實處,通過課堂、實踐和考核等方面結合起來,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優化他們的思想品質,體現出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5年。
[2]《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專題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胡卓群1999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孟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