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與性教學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和全新的育人方法。是教學改革的一大進步。中職英語課作為一門融語言、文化、交際于一體的實踐性工具課,需要充分發揮參與式教學活動的作用,幫助學生主動自我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參與性教學;因材施教;主體性;教學反饋
一、參與性教學的概念
“參與性教學”就是教學目標追求全面發展,教學主體提倡雙向互動,教學內容注重貼近生活,教學方法秉持交互對話,教學管理以人為本,教學評價要量質整合。在參與性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參與性教學具備了主體性、交往性、共振性和對話性的特征。在新課改條件下,教師必須改變“就課文講課文,就知識講知識,以書本和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地認識到學生與教師一樣,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參與互動氣氛中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既能撐握學習的客觀規律又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實施參與性英語教學的策略
實施參與性教學,從參與課堂的主客體兩方面來講,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1.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提高聽課“抬頭率”
興趣來自于需要,適時適量的傳遞實訓企業文化的信息資料,是很有必要的。中職英語課堂上,不是空洞地敘述學習英語有多么重要,而是以到定向實習或就業的我校歷屆學生成功或失敗的實例,說明英語在企業中所站的地位,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了過來,知道需要、有用,就會有學習興趣,這是動力的源泉,這樣學生在盎然的興致中學到了英語,就不知不覺地喜歡上英語課了。這種將企業文化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教育教學效果,正體現了中職英語教學的一大優勢。
2.以樹立學生的信心為階梯,實施分層次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率”
依據素質教育的思想,以人為本,讓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得以均衡發展,增強自信心,提高英語教學效率。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樹立他們的信心,才能維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上課時既注重中上程度的學生,增加訓練強度和深度,指出不足指明方向,鼓勵其積極向上,也照顧中下程度的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利用課內課外時間,給學生補習英語音標,使他們會認會讀英語;補習初中的一些關鍵性的知識,使他們能配合教學。
3.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自編學生使用的教材
我們從現行教材上選用了實用、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收集了一些專業英語術語和日常交際英語句型、實用英語和商務英語的一些材料,讓學生心情愉快地聽懂英語讀懂英語,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4.以給學生創設語言環境為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是學好英語的有效方法。要會說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就必須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因此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背誦、記憶一定量的英語單詞和句子,進行最基本的積累。情境創設是提高“說”的能力的重要保證。情境創設可以天氣、家庭、休假、城市生活、班級情況等為題,讓學生用英語對話、用英語講故事、用英語介紹物品等。
情境創設還可模擬企業崗位情景進行,如進行用英語打招呼,做介紹等對話情景模擬表演:把教室模擬成車間,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選組長一名,由組長帶著一名“客人”到小組成員中,互相介紹,互致問候等,人人參與,老師在旁適時提示以消除他們的怕出丑心理。各組模擬表演結束后,老師當堂就學生的儀容儀表、交際表現、合作能力、團隊精神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作為期末成績綜合評定的依據。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能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5.注重教學創新,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課堂教學中,老師對于學生回答出的答案要做出正確的評價和反饋,對的給予表揚,錯的及時糾正。同時應注意語言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失誤和錯誤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因為對個別內向或自尊心強的學生來講,過于直接的否定會打擊到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時,他們非常希望得到教師鼓勵性的、肯定的評價。而教師及時做出及時、合理、準確的評價是對學生參與的反饋,同時又可以鼓勵學生進一步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結論
參與式英語教學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新課改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及時正確地做出課堂評估和反饋,把學習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我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以獲取知識,尋求自身的全面發展,從而真正實現所有教學活動均圍繞學生進行的參與式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知識的武裝下成為學習習慣好、素質高,能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登福 參與性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2004.
[3]王升,曹志鴻 論發展性教學.[J].要與理論與實踐.
2002(9)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南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