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國際社會交往的通用語言,隨著我國改革力度的加大,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其重要性和普及性在各方面已明顯地表現出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還英語的本來面目——交際工具,勢在必行。其中,用英語教學進行教學活動、英語思維、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實行跨學科間英語教學等是幾個基本有效途徑。
【關鍵詞】交際工具;英語教學語言;英語課外活動;英語思維
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際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當中培養的,而這種能力是否培養起來了,也是在使用當中檢查的。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交往活動是獲得有效輸入并經過加工處理轉化成輸出的最理想的途徑。所以,使用英語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中心問題,也是英語教師在工作里必須時刻注意和認真考慮的問題。現階段我們重視在英語教學中還英語以本來面目,將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來教,來學,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教學是天經地義的要求
在教學中用英語教英語的三個主要原因
1.用英語教學已逐漸成為英語教學界的共識,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理論上講,英語教學語言是一種教學語言變體。教學語言的質量往往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甚至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很多。“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保R卡連柯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語言的質量已被列為衡量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2.當今國內中學英語教學常見的缺點之一,就是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割裂:大量用漢語來教英語。這曾經是長期合作的英語教學法,教師使用方便,學生便于理解,但是英語教學的質量就相對而言降低了。如此一來,英語課上英語氣氛不濃,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英語語感的發展,學生學到的可能就是啞巴英語,這是最主要的弊端;同時,也影響了英語教師自身英語專業水平的保持和提高。
3.用英語教英語,英語教學方能實現統籌化、現代化。英語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的手段。用英語教英語可以使教師方面的講直接轉化為學生方面的練(主要是聽力),通常所說的講練結合、大量實踐的要求自然得到體現。另外,作為教學語言,它具有“傳道、授業、解惑”,開啟智慧,傳授知識的主要功能。但作為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除完成教學內容的傳授之外,它本身還起著語言使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語言、語感訓練。因此,對于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我們也有很高的要求。
二、英語教學中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能力
教學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英語,還要讓學生練習用英語學英語。而其主要的是用英語思考,使英語真正成為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在外語教學法術語中,這稱為外語思維。用英語思維之所以在英語學習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英語的交際性分不開的。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思考總是把學生思考過程中的“中譯英”成分盡可能大幅度地壓縮,向英語思維的方式接近。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臨場反應能力將有很大的提高。
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有下列幾種方法:
1.培養英語思維的基本途徑是大量的反復使用,即實踐練習。英語教師首先要消除學生怕錯的緊張心理,同時增加同義詞和同義結構的替代練習,訓練有條理、有程序的表達習慣和理解能力。學生學英語、使用英語時所用的邏輯性,因為語言問題和邏輯問題是密切聯系的。
2.對學生來說,用英語思維最難、最常被卡住的地方,大多是英漢兩種語言和文化差異的最大之處,是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和習慣截然不同之外,如there be結構、定語從句結構、地點狀語從句結構等。為了使學生用英語時思路暢通,就要把英漢的差異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多多進行練習,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3.對于學英語的人來說,本族語思考和外語思考常常是交織的、交替的。所以,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還要注意到為他們創設英語環境,創造英語氛。如今很多學校為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創辦了“English Corner”社團。在那里,學生們可以自由地用英語思維,用英語交談,而這個時候本族語思考自然就被英語思考壓下去了;加上外教的協助,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將會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師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盡量不要打斷學生的活動和思路。
三、組織豐富,有意義的英語課外活動
英語教學的組織形式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還包括課外活動。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而課外活動則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
(一)組織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原因
由于英語教學的基本性質是實踐,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外創造環境,提供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來操練聽、說、讀、寫、譯的技巧。師生關系,學生彼此之間關系的融洽和諧,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課外活動有利于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密切各方面的人際關系,這一切的改善將會對課堂教學發生明顯的促進作用,性格內向的學生也會在上課時積極回答問題。另外,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增加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活動成分,可以為智能發揮,尤其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提供積極有利的條件。
(二) 組織英語課外活動有哪些方式?怎樣才能在這些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1.教師選用的題材最普遍的可以是相互問候、相互介紹、購買物品、談論天氣、看圖講故事、即興發言等,這些都側重于讓學生熟練使用英語固定句式,使用于教學的初級階段。
2.組織課外活動會話小組更是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能
力,教師選用的題材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下轉第18頁)
(上接第19頁)
情況,讓學生進行即興會話。當學生敢于和樂于開口說英語的習慣養成后,英語教師就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在使用語言的準確性、自我表達的流利程度和表達內容的完整性方面加強指導。加大學生英語口語的輸入量,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環境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和教學過程交際化的必要保證。
3.英語晚會、原版電影、英語演講、故事會等既可以培養學生對外語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語感,又可以培養他們的文藝表演才能,這對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利的。
四、積極實施跨學科間的英語教學方法
跨學科間的英語教學法,就是把英語運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學中,使各門學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體現各門學科間的融會貫通性。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人們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只有把英語當作一門實踐課來上,才能真正把英語當作工具來用??鐚W科間的英語教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決心,也增強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五、正確認識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中,傳授知識是一個重要方面,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在教學主體中,如片面地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把學生看成是被動、消極的接受者,就會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他們是師生關系;在課外,他們是朋友,可以談心、聊天、探討一些與英語無關的話題。
當代世界教育的合作化、國際化趨勢進一步加強,英語已成為國際社會進行交往的通用語言。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水平的競爭。由于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技方面還不是很先進,必須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這些都需要用到英語。沒有英語,不懂英語,就不能很好地和外國技術人員進行交流。這些都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莫大阻礙。因此,重視對英語學習者,尤其是中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非常符合形勢需要的。只有在教學中還英語本來面目,將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而不僅僅是一門學科來教,來學,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更好地跟隨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桂詩春(1988年),應用語言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胡春洞(1990年),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庭薌(1983年),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銘玉、賈梁豫(1999年),外語教學論,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5]章兼中(1993年),外語教育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6]左煥琪(2002年),外語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昆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