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對中職化學教學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中職化學教學要以生活經驗和實物支撐,更多與生活緊密聯系,更加體現了“生活化”的思想。即化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情境和教學實踐活動的生活化。
【關鍵詞】化學教學;生活化;生活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幾乎涵蓋了教育領域的各個類別,尤其是他對職業教育的精辟論述,更是觀念獨到超前。在當前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形勢下,學習和借鑒陶行知職業教育思想和理論,對于指導我們今天的職業教育改革和實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化學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在諸多方面有別于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職化學教學更多是以生活經驗和實物支撐,更多與生活緊密聯系,更加體現了“生活化”的思想。具體說來,筆者認為應有以下幾點:
一、化學教學目標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它們是一個現象的兩個名稱,好比一個人的小名與學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學大綱》要求化學課程應“使學生認識和了解與化學有關的自然現象和物質變化規律,幫助學生獲得生產、生活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對中職的學生而言,化學知識只是他們一生中所要掌握的許多知識之一。因此化學知識應該普及化和生活化,這就要求我們的化學教學既不能走進象牙塔,也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以急功近利的態度對待化學知識的教學和傳播。
化學在自然科學和現代生產技術中,起著基礎學科和帶頭學科的作用,這種突出的科學、社會價值賦予了化學重要的教育價值,這就決定了中職化學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的需要和社會的應用價值,把學生的化學學習同他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化學教育與培養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科學素養同學以致用結合起來,使化學教學更貼近生活、更為實用。
二、化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導向,教學的內容應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凡養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謂之職業教育”,即職業教育是“生利”教育。因而,中職化學教學內容必須以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為主旨,在使用化學教材時要充分考慮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選取主干知識,采用簡潔、淺顯的語言講解,增強感性認識,貼近生產、生活;必須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做事態度和促進動手動腦能力為要義,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觀察化學現象,結合所學知識自行設計實驗并實施探究等;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施,為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例如,在講解金屬鋁的兩性性質時,采用邊講邊做實驗的方法,讓學生感悟到金屬鋁既溶于酸也溶于堿,突出鋁的兩性性質,接著,教師可提出:鋁制餐具能否用來長時間盛裝酸性或堿性食物?能否用來盛放醋、酸梅湯和堿水等物質?引發學生交流、討論,加深對鋁的兩性的理解。又如,講解鋁元素不是人體必須的元素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關于“鋁對人體的危害”的視頻,接著向學生提問,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鋁做的?最后教師指出,據研究表明,早餐一根油條中,含有18.4克鋁,是世界衛生組織所規定的人體每天最多攝入量的四倍多,提醒學生預防攝入過多的鋁元素,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
這樣生活化的處理教材內容,喚起了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親切感,使他們感受到在課堂的無窮樂趣。
三、化學教學情境的生活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抓住教材重點的基礎上,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結合生活經驗,能突破難點,讓學生易于理解知識的重難點,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其主觀能動性。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須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生活教育的內容。”“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這無疑給中等職業學校的化學教學指明了方向,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生活,讓化學教學的情境“生活化”。例如,關于氫氧化鋁的教學,教師可引入斯達舒膠囊的廣告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出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氫氧化鋁,導入新課。再通過提問“為什么它可以治療胃病”,引導學生思考得出氫氧化鋁的兩性,接著,請大家將課前收集的各種感冒藥的說明書看一下,看看他們的主要成分是不是氫氧化鋁,有哪些化學物質可以治療胃病,為什么,再讓學生比較這些物質分別與胃酸反應時,有何區別,從而得出治療胃病的最佳物質。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不僅理解了知識的重難點,而且拓寬了知識面,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可以說是書本的,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對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這就要求教育必須與廣闊的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將生活的情境融入教學中。例如,在學習食品添加劑時,讓學生到超市、食堂參觀,收集幾種食品的標簽,了解其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劑,并查閱資料,就接觸到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作用寫一篇小論文,并在班上與同學交流討論。通過教學情境的生活化,讓學生愛學化學,感受到化學與生活同在,生活奧妙中無處不存在化學,從而體會到學好化學對生活有極大的幫助。
四、化學教學實踐活動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的真正指南針只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向我們供給無窮的問題,要求不斷的解決。我們朝著實際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教育方法論上,他特別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化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化學的最終目的。這主要體現在:
1.化學作業的生活化
例如:下面一道題目,就巧妙地將生活與化學知識聯系起來了。
廣告稱某品牌的八寶粥(含桂圓、紅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還甜,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認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這個廣告有誤導喜愛甜食消費者的嫌疑,B.糖尿病人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C.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謹慎;D.不能聽從廠商或廣告商的宣傳,應詢問醫生。學生在學習了糖類的有關知識,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是C,通過該練習不僅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還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實踐中,體會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也是對書本知識的一種印證、一種補充、一種體驗。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體驗。
2.化學實驗的生活化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化學實驗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是關鍵性的一環,不僅如此,更要將化學實驗應用于生活中,增強實驗的生活化,在平凡的生活中體現化學的魅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勤于動手、動腦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乙醇的氧化反應時,如果單純的照課本的實驗去做,既復雜又存在中毒可能,而且實驗現象也不太明顯。現在改成讓一個同學喝兩口酒,然后對著盛有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試劑瓶,使勁吹氣,結果試劑瓶中的液體立即變成綠色,現象非常明顯,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最后教師再介紹該實驗在生活中的應用——交警驗證酒后駕車。
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探索適合于新時代需求的教育教學方式,做到讓中職化學走向生活,實施讓生活走到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中來這一步,實現中職化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參考文獻】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新課改的啟示》,《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07年第三期
[2]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6]林永希. 陶行知職業教育思想特色及其現實意義 [J] .教育與職業, 2007, (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職業教育中心校大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