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由于大環境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原因,造成城鄉教育的嚴重差別。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的現狀,對制約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的教師方面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學物質環境因素進行了剖析,并從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完善農村教學的物質環境方面,探索了如何在農村初中學校營造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從而實現共贏狀態。
【關鍵詞】城鄉教育;農村;初中學生教學;自主學習;引導
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會交流自家的孩子英語學習的現狀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老師和學生也會相互抱怨;經常會看見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英語輔導班,這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是大家身旁的家常便飯。但是這些僅僅是在城鎮中所看到的一部分,其實初中英語學習的困難不僅僅只是在城鎮的學生中存在,對于在農村中孩子來說。這種現狀更是嚴重。
由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導致的城鄉貧富差距的拉大,造成了城鄉教育的嚴重差別,其直接反映就是農村教育投入的不足、農村可用教育資源的匱乏、教育教學條件相對落后。農村初中課堂數學教育僅僅只能說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應試教育”。而“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在廣大落后的農村來說只能是形式大于實質。
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
一、存在的問題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歸結為“先天畸形,后勁不足”。主要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資源的問題。毋庸置疑,目前版本的初中英語教材是一套非常優秀的外語教材。兼顧聽、說、讀、寫、練五大環節,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題材貼近生活。但是一些比較貧窮落后的地方,學生直到七年級才開始接觸英語,像我們學校大部分七年級學生接觸過英語,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學過英語,但是英語在小學都沒有得到重視。相比城里的學生,農村的孩子英語學習起步已經晚了很多。對于這一部分缺乏語言學習環境、英語基礎又非常薄弱的學生來說,大量出現的英語單詞、交際主題、語法知識,使得他們在英語課上根本不能進入角色,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舊語言點還沒來及鞏固,每天又不斷有新內容。很多剛入初中學習英語的孩子,本來是滿懷希望的,然而隨著字母階段的學習結束,原有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愿望也便慢慢消失了,更不用說提高成績了。
二、解決方案
我們需要改變現狀,可以嘗試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創造良好農村英語學習資源環境
國家教育經費的不足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實,問題是這些有限的教育投資,大部分被投放在基礎較好的城市學校,尤其是城市中的重點中小學。這些學校憑借優越的辦學條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擇校贊助款,從而進一步完善學校設施。而辦學條件原本薄弱的農村學校,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學校,卻得不到必要的資金投入。
第二、農村初中教師的自我提升
要做好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教師就要努力掌握學習心理學原理和語言學習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才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水平,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掌握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完善英語教學步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語言的學習要先模仿,后通過大腦的思維去運用、去發展、去創新。為此,就初中英語學習而言,也要遵循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
2)英語教師要根據實際條件盡可能創造英語語言環境,即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在情景中進行學習。
3)老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步使學生學習英語能像幼兒學說話那樣從不自主到自主地學習。
4)在日常學習中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2.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的變化,教師在不同的階段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措施。幫助學生確立適度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方向,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有所進步,從而取得成功。
3.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在現代教育里,教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學生單純地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發展智能,初中英語教學亦是如此。
4.處理好課堂中師生心理協調,注重提高教學效果。英語教學交際化決定了英語教學是師生共同進行的互動活動。教學效果受多種因素制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他主學習而言。通常指學生主動、自覺、獨立地開展學習活動。自主學習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個體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自主學習對于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學習教學方式的變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缺失的狀況與制約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因素,可以通過國家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完善農村教學的物質環境方面,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進一步營造農村初中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環境氛圍,確保能夠收到良好的農村英語教學教學效果。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奮斗,達到雙方共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一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大學出版社,2003.
[2]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余文森,吳剛平,劉良華.解讀教與學的意義[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蔣建華.重視能力對,輕視知識錯[N].中國教育報,2004—3—6
[5]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坦頭鎮坦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