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的呼喚,初中英語教學更需要創新,而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又是教師創新教育的關鍵,本文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和構建平等師生關系等方面闡述初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而創新思維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創新思維又是發散性思維與集中思維的有機統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把創新教育落到實處,就必須抓好這兩種思維的培養。那么,該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一、要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思維
在實施創新教育時,教師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改變以往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把單一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樣,進而形成師生共享知識與經驗的大舞臺。教師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中尋求學習的動力點,從而促使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在興趣中學習和發展并主動地探究知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不斷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預備教程第七單元中的“colours”和“clothes”時,教師可以先描述一名學生:“She has a red coat. Her cap is yellow. Her jeans are blue. Her shoes are white.——Guess,who is she?”讓學習自由討論,并做出回答。隨后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一組一組地進行關于穿著以及服飾顏色的描述。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親自體驗課堂互動中的快樂。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創造有利條件,激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拓展他們的發散思維,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他們刨根問底的探究精神。比如,在教授“some”和“any”的用法時,引出這樣的句子“I cound have some apples,pleas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please hands up.”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疑問句用‘some’,陳述句用‘any’呢?”通過提出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注意該句的語境,讓他們進行討論與分析,并得出表示“提建議”和“請求”語氣的問句時要用“some” 不用“any”的結論,以及引出“if”引導的條件從句中也是不用“some”用“any”的結論。
二、要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創新思維
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出真實的生活場景,通過對話形式、表演形式、講故事形式、做游戲形式以及分組互動形式等等,使學生們在娛樂中學習英語,并使他們在娛樂中找到自己學習英語的動力,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興趣是他們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會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的發散性思維獲得長足的發展,進而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如在講授牛津英語8A第六單元“過去進行時”的時候,出示一張學生正在學習以及旁邊的媽媽正在看書的圖畫。在出示圖時,先用手把這位學生遮住,問道:“What was the child doing? When was his mother reading a book? ”讓學生進行猜測,并激勵學生積極發言,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此外,還可以在教室張貼一系列的英語周報、英語雜志、英語明信片等等,來展示各行各業的詞匯圖片,讓學生置身于學習英語的情境當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地鼓勵和激勵學生,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以不同方式和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要構建平等師生關系拓展創新思維
心理學研究認為,營造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精神環境,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一是“心理安全”,二是“心理自由”。具備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學生就會敢于設想、大膽提問并且想方設法地尋求答案。通過這一系列的敢想、敢問、敢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行而有效的。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把握課堂的主動權,促使他們敢于提出問題,教師要耐心解決問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認同,使他們在輕松的心理狀態下,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究,促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適宜的土壤中茁壯生長。
比如在英語寫作課上,教師充當學生寫作過程的引導者和調動學生思維的鼓勵者。實現學生從被動的教師命題的執行者,轉變成主動尋找寫作話題和用英語思維的創造者,并把寫作當成調動學生日常生活和英語知識積累的過程。當學生提出疑問并找出答案后,教師可以繼續追問:“Can you express it in a different way? ”進而拓展學生思維。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經歷一系列的練習和訓練才能完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堅持不懈地探索教學過程中的新思路,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和構建平等師生關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發現問題,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馬永紅.把自學能力的培養納入隱性課程體系.教育探索,2009(2)
[2]鄧鸝鳴.發展外語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02):158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唐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