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在高中政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讓學生吸取傳統文化精髓,并不斷的創新發展是高中政治教育,乃至整個高中政治及教育的主要課題。文章將主要就高中政治課程中的傳統文化部分的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文化是在人類社會長期的發展中沉淀下來的。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為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厚重的文化遺產。現代社會以科技信息為先導,新發明、新技術在推動著社會的前進,但是,文化作為人類成長的養料,也在不斷的為社會的發展做著積極的貢獻。在新時代,發展文化產業,繼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和義務。而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教育傳承方式,在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著傳承發展的媒介作用。高中政治也極為重視文化的教育,在整個高中政治課程中,文化內容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立足文化的土壤,挖掘文化的內涵,讓政治文化教育散發文化品質,讓政治文化教育充滿人文精神和文化氣息。
一、從生活看文化,增進學生與文化的情感
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或者我們可以說,生活就是文化的載體,在生活中文化無處不在。即便是到了現代社會,幾千年前的文化,依然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人是依賴文化而生存的,民族是以文化為基石的。沒有文化,就不存在人類社會,沒有文化的民族,很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因此,文化和生活、文化和人本身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就意味著,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文化部分的教學也應該要與生活與社會保持緊密的聯系,不能把文化教育當成以此形而上的教育,而是要將文化精神,文化內涵從生活中挖掘出來,讓學生對文化產生更親密的情感,能夠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
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有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民風民俗等。只要用心觀察,用心體會,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文化精神。對高中政治教學而言,文化部分的教育與其中政治知識不同,這部分更多的是表現文化氣息而不是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從生活的角度闡述文化,拉進學生與文化的距離,可以克服學生把文化當成政治,進而聯想到政治的嚴肅性,而對文化產生距離感的不利影響。為此,教師在《我們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等章節的教學中,都可以把各種節日與文化鏈接起來,讓學生從平時生活中過的各種節日中了解傳統文化,并喜歡上傳統文化。比如說“端午節”就是充滿文化氣息的節日,其中蘊含著傳統文化中的愛國、忠君的文化傳統,也蘊含著桀驁不馴、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的士大夫情懷,這些無疑都是組成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因子。而這樣的文化內涵,都集中在屈原身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屈原的《離騷》開始,讓學生體會其中那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精神。
二、從社會看文化,提升學生文化保護意識
我們說文化對社會的進步,對人類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化也遭到了冷遇,流行文化不斷的沖擊,新觀念、新思想不斷的沖擊,使得傳統文化有被“遺忘”的威脅。而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被掉包,成了韓國的傳統文化。這足以讓我們反思,讓我們思考傳統文化的出路。而對高中學生而言,擔負著傳統文化下一代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如何讓學生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提升文化保護意識,至關重要。而這需要學生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尋路”。
如《走進文化生活》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從社會生活中,挖掘現代生活中的各種文化因子,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審視文化,選擇文化,考慮如何在市場經濟中繼承和發展文化。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在“在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博弈中,誰會取勝?”為主題,開展一個文化辯論會,讓學生從自己生活的感悟開始,談談自身所熟知的傳統文化是否被流行文化取代。
三、多角度看文化,豐富學生對文化的認識
政治教學中的文化教育,不應該是單一的,不應該是呆板的,而是應該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要注意不斷的豐富教學的形式,不斷的豐富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中,認識文化,了解文化,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增加文化內涵。
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不斷的豐富教學資料,在原有教材資料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引入新的材料,讓學生在各種文化資料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采用課堂辯論、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圖畫教學等等。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一些有趣而且韻味深刻的漫畫材料,讓學生自己對文化現狀進行反思,如:
這幅漫畫生動的展現了當前影視市場不斷翻拍中國古典名著,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的不合理現象。通過圖畫的介入,可以直觀的將這一問題反映出來,并讓學生對這一現象進行思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四、結語
總之,高中政治課程中的文化教育至關重要。高中政治教學應該根據文化教育的特點,根據教學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把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把傳統文化面臨的困境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反思,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吉錦文;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1年04期
[2]滕永義,歐陽君;關于加強思想政治課實踐環節的探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2年Z1期
[3]鮑衍濤,司有雪;面對“3+X”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0年08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白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