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種教學理念,本文從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探究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然后闡述“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再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探究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有效性;激發興趣;優化課堂結構
一、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近幾年來,從事中職教育工作的教師都強烈地感到:現在的中職學生越來越難管,真是一屆不如一屆了。不僅思想教育工作越來越難進行,而且學習成績十分不理想,厭學情緒嚴重。而在中職的各個科目中,對于數學學科的教學狀況又是最嚴重的。要轉變這種狀況,必須要先弄明白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經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學習數學的態度、價值觀、目的性、意志力、反思習慣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因素雖然比較復雜,但比較集中的問題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比較難學,單調,枯燥,毫無用處,對數學學習興趣不濃,態度不積極,有的甚至比較消極,為完成升學任務而學,目的性較強。針對這種情況,數學課堂教學就應該從提高興趣入手,改變過去死板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向課堂要效果。
二、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
有效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種教學理念,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 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沒有進步或發展是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準。
三、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起點,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主動學習,而不會覺得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所以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堅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那么,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有效課堂教學提供氛圍
根據中職生認知發展的特點,中職生的生理發育未曾成熟,他們的很多行為還是憑自己的“喜惡”來指導的。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轉移。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往往是先喜歡某個老師,才喜歡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多與學生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他們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這樣他們才會對數學有興趣,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2.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為有效教學創造有利的環境
數學的課堂,相對比較沉悶,而現在的學生則比較喜歡幽默、風趣的老師。活潑好動的學生要堅持45分鐘不容易,所以我們數學教師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學語言要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肢體語言要形象生動,甚至搞笑,一些重要的話語可以在語言的波峰或低谷時說出,這樣收到的效果比平鋪直敘好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如果感到氣氛不夠熱烈,偶爾來個笑話或幽默,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這樣,學生會覺得新穎別致,從而再次集中注意力聽講。這樣,學生就會期待著上你的數學課而不是害怕上數學了。
3.正確評價學生,多鼓勵,多表揚
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習的心情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聯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積極發言,當他們的某個解題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地滿足。在以后的學習中,若遇到困難,他們就會反復鉆研,主動探討,想盡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教師的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4.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學習成功得到的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警覺學生學習時的表情,發現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從而適時地、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解決他所遇到的困難,使不同的學生體驗到掌握數學知識后的愉快。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角色,采取各種方法,提高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精講多練
1.做好課前準備的有效性
以前,我們的備課很簡單,但課堂教學效果低,故課后工作很多很辛苦,教師感到很累。現在,我們的備課很講究,課堂教學效果較高,課后不用忙,雖然備課花了時間,但值得!
2.強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精講多練,“講在關鍵處”。講課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分鐘左右,真正“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活動者;堅持課內批改。變課外反饋為課內反饋。學生當堂練習,教師隨堂批改,發現問題當堂講評,及時有針對性地補差,查漏補缺,變課堂信息的單向傳遞為雙向傳遞;先試后學。先學后教是實現教學開放性的重要方式;設計彈性練習,實現分層教學。
總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數學老師就應想方設法讓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簡單、易學”,讓怕數學的學生喜歡數學和教數學的你。這樣,你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2]林少杰.《數學“非線性主干循環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施》.[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