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職高語文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把握語文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使語文教學更加符合學生認知與情感實際,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職高語文;聚合資源;催生情感;提高素養(yǎng)
職高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潛心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有針對性的因需而導,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放大學科效用,提升綜合素質。
一、聚焦學生實際,彰顯語文特色,全力催生語文學習情感
一是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職高學生的生情、學情脈搏,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目標和認知能力,教師在精心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的基礎上,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愿望以及建議等,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筆者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把握學生思想脈搏,了解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惑,對有些是要通過對口考試進入高等學府深造,有的要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走上社會的學生實行分層施教,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催生學生學習情感。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激勵、喚醒、鼓舞”等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靈活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己用手、用腦去學習、探究語文知識。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運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答案,然后選派一名代表進行講解。在學生講解過程中,筆者給予必要的補充和點撥,這樣,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內生動力,學生都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創(chuàng)設愉悅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職高學生的內心更需要來自教師的關懷與肯定,對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在語文學習中取得的成績,或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閃光點”,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肯定,增強成功的自信心、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動力。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喚起求知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的觀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聚合教學資源,強化能力養(yǎng)成,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成效
一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職高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指導學生擬定預習提綱,傳授科學的預習方法,將基礎性知識掌握在教學之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從知識接受者轉化為教學參與者。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預習成果進行梳理、歸納,將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方面標記出來,并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給予適時的點撥。教者在教學中,讓學生注重品味和感悟閱讀的內容。比如教學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時,我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反復誦讀,學會感悟,通過與所學的其它有關別離的詩文進行對比,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二是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職高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互動探究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之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如在教學賈誼《過秦論》內容時,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我在完成了字、詞、句等教學后,讓小組代表補充講解《阿房宮賦》的相關內容,讓學生通過兩篇課文的比較探求秦朝滅亡的原因,充分認識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對學生講解過程中不到位、不全面的地方我及時給予指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小組同學積極思考,通力協作。
三是發(fā)揮電教媒體作用。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電教媒體的使用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發(fā)揮情境營造、信息補充等方面作用,用背景音樂烘托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提高教學成效。如筆者在講解張圣節(jié)的《壯麗的三峽》時,運用多媒體在課堂上補充三峽的影音資料,還播放了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中與課文相關部分片段,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文生動程度,而且有助于學生增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聚集教學要素,密切聯系實際,致力提升語文教學效用
一是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應該未雨綢繆,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強化對學生應用文寫作訓練,教師要將學生帶進廣闊的社會,拓展語文教學空間,讓學生親身感受生活,增強感知體驗。如參觀考察、聽取先進事跡介紹、進行社會調查等,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翔實的素材資料,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有感而發(f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是組織主題教學活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特點,有效延伸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組織拓展活動,如,為了深化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感悟,教師可以通過撰寫讀后感、征文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讓學生通過參加主題教學活動,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不斷鞏固教學成果。
三是組織文學社團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將學習興趣濃、學習基礎好的學生組織起來,帶頭成立文學社團,定期組織活動,出刊自編報刊雜志,并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在班級或是校園內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進行具有指向性的訓練,如旅游專業(yè)可以補充一些解說詞、歡迎詞等,為學生將來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職業(yè)教育中心校)